您现在的位置:般若 > 般若种植 > > 嘿,晚安创刊词

嘿,晚安创刊词

2023/4/27 来源:不详

戊戌年初来到江南,一晃,两年过去了。

流年长短皆逝,浮生往来是客。

再不怕什么岁月催人老,重要的是生命中的每一分秒。

我选择嘉兴乌镇这个不失灵性的地方,枕水而居,也许只是为了离开车马喧嚣,多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书卷多情,依旧晨昏忧乐。

这里始终是一个宁静的处所,仿佛沉在遥远的时空中,不会被太多打搅。

每天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随笔,不觉持续了几百天。

为此,我成了一个早起的人。

不浪费无谓的时间,勉强算是做到了。

书一直是我生命中极重要的部分。

读不同书,遇不同人,都实在不需太逢迎。

读书,让我变得充实。

写作,让我变得完满。

文学,让我有了归属感。

有了可以倾诉并值得倾诉的对象,让我内心强大,同时学会自省。

文字带光,它一直温暖着我。

戊戌冬月开始细细研读《金刚经》,同时听南怀瑾的有声版《金刚经说什么》,不啻花开见佛,另一重境界。

南怀瑾说金刚经在中国之所以吃得开是鸠摩罗什的文字般若造成的。

也记得苏子瞻的那句:书到今生读已迟。看来同样努力的读书习字并不一定能够成为文学家,想要写出好文章,需得文字般若。

我一直努力着。

王一洋,从前当六弟,知他才情与性情,近距离接触两年后才了解到更真实的他,一个认真执着到傻气的人。

他可以站得很高,充满慈悲,我写几个字:除一切苦厄,他能感动落泪。

他心胸似海,受到误解、毁誉、拆台时,他又能淡然一笑。

正应了那句:古来大圣大贤寸针相对,而世上闲语则一笔勾销。

两年来我亲历了他的许多隐忍、努力、重生与升维。

前年,一洋在线上讲大课,没有稿子,胸中自有丘壑。

看他对着几张思维导图指天划地有如神助,除了勤奋努力以外,我唯有信他是得了若干般若。

他把自己关在曾经的十一楼办公室备课之前,曾送给我一套稻盛和夫的书。

我读后写了一段话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45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