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舞长江经济带看高质量发展武汉江岸

2023/4/20 来源:不详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武汉11月16日讯(记者魏金金)坊间有云:“武汉看汉口,汉口看江岸”。近年来,武汉市江岸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武汉建设“历史之城、当代之城、未来之城”为契机,积极盘活区内文化资源,创新发展活力迸发。日前,“共舞长江经济带——看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武汉江岸区,实地感受未来文化强区的蓬勃生机。

“文保+双创”

为老厂房注入互联网文化基因

近年来,江岸区不断盘活老城区老房子等存量资源,对原平和打包厂、原武汉市无线电厂、惠罗公司旧址、黄浦科技园等一批老厂房、老建筑实施整体修缮,改造升级,让老房子焕然一新。

年,武汉市首个发展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创谷”——“汉口文创谷”落地江岸,引来杭州多牛资本、上海东方飞马旅公司等资本与运营商入驻,创意科技、文化艺术、时尚设计、生命健康、生态环保、人工智能等“文化+”创意产业在此加速集聚。多牛世界文化时尚创意产业园正是“汉口文创谷”第一期示范项目。

该产业园前身是汉口平和打包厂。平和打包厂在年被评为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年被列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是武汉现存最完整的早期工业建筑,也是最早的大型钢筋混凝土建筑。年2月,武汉市启动了对这座历经百年风雨,见证老汉口近代工业兴衰的老建筑的修缮工程。基于“看病问诊、修旧如旧、延年益寿”原则,原钢梁、钢架、货物滑道甚至连水管阀门、墙上的标语等等都保留下来,使其在保留原貌的基础上焕发新的光彩。年12月,杭州多牛资本正式接手运营该园区。据多牛世界总经理田国舫介绍,园区秉乘”以大带小“的原则,在吸引企业入驻方面,按照2:8的比例吸纳行业领军企业与小微企业。截止目前,在将近2年的时间里,园区累计吸引人人视频、阿里云创新中心、微梦传媒、般若互动科技、鹅社文化、仁合书院等80余家企业入驻,其中,近七成是文创类企业,主要集中在影视动漫、网络文化、创意设计、艺术创作、创新科技、智慧城市等领域。

共享直播基地直播进行时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五月,为顺应直播发展趋势,园区专门整合了近平方米空间作为园区企业共享直播基地使用,目前直播基地内所有网络直播间均对园区内企业免费开放,企业可通过提前预约的方式,按需有序进行使用。

城市书房

让书香离市民更近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离不开以人为本。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尤其是要不断满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城市书房正是一个好的切口。

年7月12日,江岸区图书馆与企业联合在楼宇内设置的分馆正式开业,这也是武汉市首家开在楼宇内开设的无人值守智能图书馆。该馆位于武汉市江岸区铂仕汇国际广场一楼,24小时不打烊,且馆内书籍可在武汉市所有公共图书馆内通借通还。

城市书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与其他图书馆不同的是,该馆主要是基于楼宇内企业白领职工需求打造的,周边来往市民皆可进馆阅读。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市民可在任何时间段“刷脸”进入馆内,自助办证、自助借还书籍,每人每月可免费借阅5本书籍。

走进图书馆,在馆内的智能显示屏,可实时了解在馆阅读人数,累计服务人数,热门书籍推荐和近期图书预告。同时,借助智能分析技术,后台系统可对读者借阅情况进行智能化分析,并根据读者兴趣,定期推送类似书籍和上新书籍,满足读者阅读多样化阅读需求。书店里,不仅有“学习强国”系列图书,还有不少专为都市白领精心挑选的经典著作。此外,为满足中小学生的阅读需求,这里专门开设了少儿图书专区。

发展全域旅游

打造文化强区

作为武汉市全域旅游资源最集中的地区,这里有众多优秀历史建筑、丰富的红色资源,还有民俗文化浓郁的吉庆街和人文风情独特的黎黄陂路,以及亚洲最大的滨江绿化广场等,旅游资源禀赋丰富多元。

年,江岸区通过组建江岸旅游发展联盟、读书联盟、街头艺人联盟,开展以文化、旅游、演艺等主题活动,促进了文化旅游的融合。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年1—10月,江岸区共接待旅游者达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同比增长21%。

多牛世界内景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在今年11月份江岸区文化和旅游局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44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