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磊落大老板,曹德旺我最快乐的时候是在
2023/3/5 来源:不详最穷的时候,曹德旺说自己看别人抽烟,于是也想抽,他就跑回家问老婆要钱,结果翻来覆去就6分钱,一包7分钱的烟都抽不起。
但曹德旺其实算是个“富三代”,祖父做过豪绅,父亲做过上海滩大亨,只是到了曹德旺小时候,曹家遭逢意外,失去了财产,6个孩子都难养活。
小时候的曹德旺顽皮,不好读书,因为一次对老师恶作剧,他就再也不去学校上课了。
在乡野中,曹德旺虽然贫穷过活,但从某种意义上,少了很多束缚,也让他的天性得到了发挥。
多年后,曹德旺已经是名闻世界的一流企业家,他拿过企业界的顶级大奖,还因为纪录片《美国工厂》而登上了奥斯卡——他是里面的主角。
在这部纪录片结尾,他坐在自己的豪车里谈及在美国开工厂的矛盾和冲突,不由感慨道,“当我生活在过去那个落后中国的时候,我倒觉得很快乐,当我今天跨入现代社会,各方面资源都上来的时候,却总有一种很大的失落。我很难回到原来那个蝉叫蛙鸣的时代,看着田野上的鲜花小草。这几十年里,我拼命开工厂,是不是破坏了人家的环境与安宁?”
他说,我弄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有功之人还是有罪之人。
可在很多中国人心里,曹德旺是与任正非一样德高望重、同等级的企业家,是名副其实的华人之光。
在中国商界,在第一流的商人中,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种是李黄瓜那样的财富状元,以赚钱图利为原则,奉行的是生意之道——尽可能的追求资本的高收益、不断增值。他们七窍玲珑,长袖善舞,四处结交,八面来财。
还有一种是任正非、曹德旺这种,他们以道德、大义为根本,厚积薄发,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极致,如华为和福耀都是各自行业的世界顶级。而任正非和曹德旺都是鲜有结交商界人脉,只是默默耕耘,有山高水长,虚怀若谷之风。
不过,虽然道不同不相为谋,但与任正非的厚重大气不同,曹德旺显得率真爽利,他曾直接表示商业圈子没意思,他不愿意跟他们一起玩。
这让那些这会那院的、或大或小的人脉圈子情何以堪啊。
“我很自豪地跟你讲我一辈子走过来,光明磊落。”
谁也不否认曹德旺是那种活得很真实的人,他没钱的时候拼命干活,做过厨师,跑过业务,自己对采购、销售、生产、财务等都很精通,可以说是一路从苦中走过来的。
而在事业成功后,他又非常注重享受,他好喝酒,办公室和家里都有美酒窖藏,自己设计、建造了三层楼的豪宅,配管家、服务员,其奢华让人瞠目。
曹德旺对此非常平常心,他认为过去那个在路边小屋自饮自乐的穷小子曹德旺是他,如今坐豪车乘私人飞机出行的亿万富翁曹德旺也是他,不管过去还是现在,他最爱的下酒菜都是卤猪脚。
从一定程度上,曹德旺并没有比以前更快乐,“我最快乐的时候是在我穷的时期,什么地方都可以去,什么话都可以讲,无拘无束,因为你不会有什么影响,接下来我就觉得不好玩了。”
名利是罗网,外面的想进去,进去的想出来,而对曹德旺来说,做企业就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命。刚开始有钱的时候,他一度看破红尘想要躲在寺庙出家,后来他想明白了,自己的命自己担着,有些事终究是逃不掉的。
其实很多普通人也都是一样的,我们喜欢小孩子,我们缅怀自己的小时候,就是因为怀念那种无忧无虑的自由自在,当人一旦长大,很多责任、是非、争斗、恩怨等等不好玩的东西就都来了。
“人生借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步骤,最后达到般若,完成人生的轮回。”
曹德旺表示,人这一辈子就是修行的过程。
成为有钱人以后,曹德旺说这个身份的好处就是买东西可以随意,再就是别人尊重多一点。人在红尘,有钱就是有面子,谁又能免俗呢?
不过尽管身家亿万,可曹德旺自己花钱并不多,他的很大一部分财富都捐了出去。曹德旺常说,花钱的人不会赚钱,赚钱的人不会花钱。成天想着怎样花钱的人,他们有多少时间做事?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花钱。如果我不是应酬,一年一万就够了。
“我宁愿把钱捐出去,我也不做房地产,金融,我不为钱,我捐了八九十亿给中国,我赚的钱也是捐掉。为什么拿我跟房地产商比呢?我是实业家,对那些为了钱的人不屑一顾。”
无论你喜欢或不喜欢,曹德旺都是一个非常真诚纯粹的人,爱因斯坦曾说过,评价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只有一个标准,即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曹德旺就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与很多人相比,他这一辈子活得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