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地坐在蒲团上禅与日本
2023/1/19 来源:不详什么偏方能治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699279.html
药师如来坐像(国宝)
奈良国立博物馆
这是明眸日本文化壮游的第15篇文章
介绍日本的禅宗。
“长河中的你,随波逐流亦好,逆流而上亦佳。”
-禅的问答-
目录
佛教与日本佛教
佛教与经济学
从日本的禅宗到日本禅
如何正确地坐在蒲团上
乔布斯与日本禅
禅与壮游
禅师答青年问
青年:禅师,我……
禅师:前两天七夕过两天中秋,我都跟我老婆过,你的疑惑我不能理解,你还想问什么?
青年:还有这种操作?
禅师:我们日本佛教就是这个样子的。
注1:日本也过七夕和中秋。唯一的不同是,它们的七夕设在公历7月7日(某些地方是8月7日)。
注2:肉食妻带制度只限于日本子孙院,因为子孙院住持是父子世袭;十方丛林大寺住持是选贤,因此仍要严守佛教戒律。
1.佛教与日本佛教
世界佛教
日本的佛教是汉传佛教的一支,以大乘佛教为主流。
什么是汉传佛教和大乘佛教呢?
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南传佛教是世界上现存的三大佛教传统。
「汉传佛教」主要流行于中日韩;
「藏传佛教」是藏区的分支,也叫喇嘛教;
「南传佛教」是从经过斯里兰卡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还有云南傣族地区的分支。
如何区分汉传佛教和其他佛教传统?汉传佛教有三宝:“南无阿弥陀佛”、吃素、和尚头顶的戒疤。
为什么没有提到印度的佛教?其实,佛教的起源印度,现在只有0.7%的人口信奉佛教。
世界现存三大佛教传统
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是「大乘佛教」,南传佛教不是。为什么说“不是大乘佛教”,而不直接说“是小乘佛教”呢?因为,“小乘佛教”是自封为大乘佛教的人给他们起的蔑称,人家有自己的名字,叫「上座部佛教」。
大乘佛教和上座部佛教的区别是什么呢?一般通俗的说法是:上座部佛教只求自己解脱,不渡众生。大乘佛教要普渡众生。
这么说起来,上座部佛教境界比较低?其实并非如此。
这涉及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人性和佛性。人有没有佛性?上座部佛教里说没有。也就是说,上座部佛教认为,人是人,佛是佛,人不可能成佛,最多只能修到罗汉,把自己解脱出来。不能成佛那也就不能渡别人——上座部佛教并不是因为一己私利而不渡,而是出于原则问题不渡。
日本佛教
我们先用一张图捋一捋日本佛教各宗派之间的关系:
日本佛教谱系
日本的佛教除了天台宗这一个宗派之外,都是血统纯正的汉传佛教。
飞鸟时代,日本高僧空海赴唐长安学习佛法,曾寄居大相国寺。他给日本带回了汉传佛教,还创造了日本文字“片假名”。全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木造寺院“法隆寺”就是在这个时期建造的。
说到日语的片假名,我们之前在「神道神道,神神叨叨——日本神道教简史、案内和神社巡礼」推送中提到过,日本人喜欢“并”,有多种宗教并列存在,互不冲突。日本文字也是这样,一个国家同时使用三种文字的,恐怕只有日本了吧。日本引入汉字文化以后,根据汉字的结构,变形发明了表音的平假名,而后针对西方的外来语又发明了片假名,淡定的并用这些文字。
注:日本的平假名和片假名都是表音的,他们可以一一对应,是一种读音的两种写法,合称假名。平假名是根据汉字的草书变形而来,用来表示日语中的固有词汇及文法助词,为日文汉字注音时一般也使用平假名。平安时代为了训读而发明的片假名,主要用来表示外来语和拟声词等。
圣德太子为法隆寺操碎了心
上图出自《搞笑漫画日和》,是増田こうすけ于年1月开始在集英社《月刊少年JUMP》连载的漫画。主要恶搞的历史人物有:圣德太子,小野妹子,松尾芭蕉,和合曾良等。
到了奈良时代,从隋唐进口的汉传佛教逐渐在日本扩张开来,奈良城(平城京)兴起了六个佛教宗派:三论宗、成实宗、法相宗、俱舍宗、律宗、华严宗,被称作「南都六宗」,也称为奈良佛教。
奈良时代末期,机智的檀武天皇对奈良城权势很大、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的佛教寺院有所警惕,将都城从奈良迁都至京都(平安京),开启平安时代。
檀武天皇同时还派出僧人最澄和空海传播日本密宗,以新佛教对抗奈良的旧佛教。最澄(「天台宗」)、空海(「真言宗」)分别在比叡山和高野山开辟道场,传布密教。天台宗和真言宗并称为「平安二宗」。
注:密宗,即“秘密大乘佛教”,大乘佛教的支派,在修行方式上较为神秘因此被称为密宗。
在中国已经消失的佛教宗派如真言宗、三论宗等,在日本反而传承至今而没有断代。
平安时代中期,藤原氏架空天皇,神祗制度没落。国家衰微、人心不安,现世的幸福无法期待。在这样的背景下,祈愿来世幸福的「净土宗」信仰大为流行。净土宗——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好朋友,最大的特点就是尊崇“阿弥陀佛”(无量寿佛)。
镰仓时代是武士从贵族手里夺权的时代。「禅宗」的两大主要宗派——「临济宗」和「曹洞宗」于此时传入,受到武士们的推崇,镰仓等地出现大量禅寺。镰仓时代禅宗24派中,有20派出自临济宗杨岐派。
注:禅宗曾经还有一个规模仅次于临济宗和曹洞宗的“黄檗宗”。年,日本明治政府教部省将“禅宗”定为临济、曹洞二宗,强制下令将“黄檗宗”更名为“临济禅宗黄檗派”。
室町时代,幕府皈依临济宗。临济宗受到幕府保护,并对贵族文化和武士道都带来很大影响。正所谓“临济将军,曹洞士民”,禅宗的两大主要分支受众不同,后文我们还会解释。
室町时代的大量艺术都是受到禅宗的影响才出现或振兴的:水墨画,书院造,茶道,花道,枯山水等等,对日本后世的影响深远。
到了近代,明治天皇恢复权威后,日本内忧外患,新政府迫切需要团结全国人民共御外敌,于是决定建立国家神道,颁布了神佛分离令。这一法令被错误理解,并发展成了为期数年的浩劫——「废佛毁释运动」,寺院和僧人的数量大量减少。
此后,各宗派都开始推进佛教的近代化,比如推动宗门大学的设立这样的教育活动,和一些社会福利活动。
现代日本的佛教,是学术化的佛教。日本每个国立大学里,几乎都设有印度哲学科和中国哲学科,以资佛学研究。在各宗派下,也都设有佛教大学或佛教专科学校。
到年,日本约有8,万人自称是佛教的实践者或信徒,约占日本总人口的75%。约7万5千座寺院、30万尊以上的佛像。
2.佛教与经济学
说完日本的佛教,我想再说说佛教本身。
佛教是不是宗教?
如果你了解西方一神教,你可能会认为,佛教甚至不是一种宗教——佛教的正信弟子认为,神同属众生之一,属于六道众生中的天道,包括如来佛祖也是,佛教的教义中没有至高无上的存在,也不信仰个体的灵魂。
比起其他宗教,佛教更像是一种哲理。最原始的佛教概念中,没有明确指出神明的定义甚至有些反对迷信,因而后世的佛教尽管有些神话故事与规范,始终带有一些不可知论的气息。
业与轮回是佛教的核心理论。它们也是佛教体系中的升降机和枢纽,控制着众生的运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教的终极目标是结束苦难和轮回转生,而行善积德是唯一的途径。
西方人往往觉得业报和投胎转世这样的观念难以理解。这就像我作为一个东方人,无法理解为什么圣经说地狱里有大火,但却不拿来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一样。在东方的很多地方,佛教已经是一种文化,或者说是融入文化本身的哲思,欣赏西游记并不要求我信仰佛教,我喜欢它,也不是因为我确实相信西游记里面每一个角色和事件的存在。
佛教的字面意思本来是指“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指拜神佛的宗教。这位佛陀就是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乔达摩。
注:到底是悉达多·乔达摩还是乔达摩·悉达多?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个姓乔达摩,名悉达多的古印度人(出生地位于今尼泊尔)。
佛陀年轻时饿着肚子开悟出了「四谛」:「苦、集、灭、道」。
这四谛简单来说就是:「苦」——众生皆苦;「集」——苦起因于欲望;「灭」——一切苦皆可得到解脱;「道」——存在着一条解脱苦难的途径。
如果把佛陀比喻成以为医生,那么这四谛之间的关系可以这么看:首先佛陀会判断你的病情,之后解释病因,然后佛陀说此病能治,最后给你开药方动手术。
作为一个经济学的研究生,我觉得佛教的这四谛也包含了经济学的核心思想:「苦」——世上的资源是稀缺的,「集」——因为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灭」——资源是可以优化配置的,「道」——这样的途径就是经济学。
恭喜你,读完这段话,你至少拥有了不低于普通经济学硕士——小编郑某的经济学水平。
从这四句话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什么呢?
——佛教的精髓是「仁爱」(“慈悲”)与「智慧」(“般若”)。
仁爱,代表它具有怜悯之心;智慧,代表人们可以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仁爱不受羁绊。
禅宗正是贯彻了这两大思想精髓的宗派。
禅宗之“禅”的本意并非是指禅定这种修行方式,而是指“般若”,即引导学人参究,并因此证悟到的本来自性清净心。
同时,禅宗贯彻佛教精髓的方式又十分简单质朴,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看看禅宗与禅。
3.从日本的禅宗到日本禅
说起禅,我们多少都会有些模糊的概念——清静、悟道、禅定,什么的。但是壮游者不能泛泛而谈,不能蒙混过关,为了搞搞清楚禅到底是什么,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下禅宗的起源。
公元前6世纪左右,年轻的迦毗罗卫国王储、不到二十岁就财色双收的人生赢家小王子——乔达摩·悉达多,看到众生都在生老病死的痛苦中难以解脱,自己身为一国王储却无计可施,因而离家出走,开始苦行。
乔达摩·悉达多在菩提树下饿着肚子思考了七七四十九天,最终开悟。这就是最早的「坐禅」。这位小王子后来被后世尊称为“释迦摩尼”,也就是“佛陀”,是禅宗的本命佛。
所以我们说,禅宗从佛陀的初次开悟中质朴地继承了佛教的核心修行方式。
禅宗的目的,就是要去除因流派发展而堆积在创建者教义周围的一切表面见解,而宣扬佛陀自身的根本精神。
释迦摩尼像,公元4世纪
鹿野苑博物馆,中国成都
此后过了一千多年,到公元6世纪,来自印度的禅师——菩提达摩祖师来到嵩山少林寺面壁了9年,将「面壁坐禅」的禅修法带到中国。
——“面壁”这个词最早就是出自这里,是一个佛教用语。小时候我一犯错我妈就让我去面壁,看来我们家是一个充满国粹的家庭。
菩提达摩祖师提出的禅宗口号是这样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悟应该是一个人内心生活的结果,而非来自外界的语言灌输。
再后来,中国独立发展出「禅宗」这个本土佛教宗派,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的最主要象征。
可以这么说,“禅宗”是中国思想与印度思想碰撞后的产物。
禅宗于镰仓时代从中国传入日本,而后发展为独特的禅宗系统。中国禅,英文叫做Chan,日本禅,英文叫做Zen。
圆相,禅宗重要的象征及符号
日本书法家柴田勘十郎所作
读到这儿你肯定要问了,日本禅宗和中国禅宗有什么区别?
简单来说,中国禅是内心向外界的扩张,日本禅是外在向内心的收敛。说得再简单一些,中国的禅比较随性,日本的禅更物化一些。
日本禅宗有两大派别:临济宗和曹洞宗。历史最悠久、信徒数量最多的是临济宗。
临济宗和曹洞宗的区别又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曹洞宗是“只管打座”,唯一的讲究就是打座的时候要面壁(「坐禅」);而临济宗的禅师喜欢一边打座一边出一些无解谜语给弟子去想(这些无解谜语叫做「公案」,这种禅也叫做「公案禅」)。
所以爱问禅师问题的青年,很可能本身就是一个临济宗禅师。
除了临济宗有一些禅机谜语对答录(公案集)流传后世之外,日本禅没有任何经文典籍,所以如果你要修禅,我只能送你一句话了——开局一蒲团,资源全靠悟。
临济宗传入日本后,深受武士阶级欢迎——也对武士道精神带来了很大影响。临济宗讲究多,也更难,最初只在日本的僧侣和统治阶级之间流行;与之相比,曹洞宗更加纯粹,修行方式简单——只要打座就行,受到日本古代普通民众的推崇。因为受众阶层不同,禅宗的这两个流派被戏称作——“临济将军,曹洞士民”。
汉传佛教中,“禅”是最早进入西方视野并得到认可和传播的。然而,最初将“禅”介绍到西方的不是中国的禅师,而是日本人——铃木大拙,一个临济宗禅师,也是让西方了解东方佛教的第一人。还有一位向西方宣扬禅宗的著名日本禅师——铃木俊隆,曹洞宗禅师。
这两位禅师的优秀之处在于,他们传播的禅宗,更多的是一种生活哲学,而非世界观,所以更符合大众口味,无论何种信仰和背景,都很容易接受。
——这正是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的难得之处。也是佛教可以不被当作一种宗教的理由。
接下来的话,说起来有些悲伤。专攻中国禅宗史的著名学者、日本人柳田圣山毫不客气地说:“从明朝起中国禅走向衰退,此后再也没有重新兴盛起来。可以看到,中国禅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今天的禅已经泛指日本禅了。”
4.如何正确地坐在蒲团上
正确的坐禅分为三步。
第一步,面对墙壁;第二步,坐在蒲团上;第三步,修禅。
……
那么,该如何正确地坐在蒲团上?
首先,你要先明白禅的基本奥义,才能坐下。
禅看似是很简单的东西。禅看起来只需要坐着,大脑放空,稍微动动脑子。
禅与一切以科学为名的东西都是相反的——禅是体验性的,而科学是非体验性的。体验性的东西完全属于个人,若不以个人的经验为背景就失去意义。非体验性的东西则不关心个人的经验,是抽象的。
但禅实际上又非常高深,禅超越了理论和语言的解释。科学和哲学需要借助语言,而对于禅来说,语言会成为羁绊。
禅的修炼方式之特别在于:无论真理是什么,都应切身体验。
接下来,我们尝试坐在蒲团上,像这样——
坐禅的正确姿势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正确的坐下了。
问题又来了:坐禅和单纯的静坐有什么区别呢?
坐禅要明心见性。除了坐姿正确和调整呼吸之外,还要调心。
禅修的时候该想些什么呢?
铃木俊隆禅师说:要对自己心和自身的存在产生惊奇,并用本性最深邃的表现来回应此惊奇。
这也是所有禅训练的目的。
铃木俊隆禅师这样形容禅修的心:禅修的心始终是一颗初心——初学者的心。
初学者的心是空空如也的,不像老手的心那样饱受各种习性的羁绊。它随时准备好去接受,去怀疑,并对所有的可能性敞开。只有这样的心才能如实看待万物的本来面貌,一步接一步地前进,而后在一念中证悟道万物地原初本性。质朴无知的第一探问:“我是谁?”应该贯彻整个禅修过程。
禅没有经文典籍,又要求学禅者保持初心、直视内心,这么看,禅的精神就是:自己教育自己。
讲到这里,你应该可以看懂这张图了——
这也是东西方宗教的主要差异,也是刚才我们说佛教可以不算是一种宗教,而是一种哲学的原因。
好了,读到这里,我想你已经可以正确地坐下尝试着禅思了。或者试一下冥想也可以。
作为当代年轻人,保持初心,全神贯注,约束自我,追求自由,是我们可以从了解禅和尝试禅中得到的。
5.乔布斯与日本禅
“自足的心不同于封闭的心,它是颗空的心,是颗准备好去接受的心。……初学者的心充满各种可能性……这也是所有艺术真正的秘密所在——永远当个新手。”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如果禅是一个古老过时的东西,那我们可能不会去谈它。偏偏它不是。禅影响着日本的武士道、俳句、茶道、花道,甚至和西方的一些审美哲学也不谋而合,比如乔布斯。
日本铃木俊隆禅师的《禅者的初心》就是乔布斯学禅的入门书籍。上面铃木俊隆禅师的话,用乔布斯引用过的话来翻译一下就是:Stayhungry,Stayfoolish.
下面我们来讲讲禅的审美,看你是否能从中看到乔布斯的设计美学。
禅的审美包含着“素”的概念。“素”就是保持最朴实的本色之美,是不添加任何杂念的纯真。
所谓造型,是人工的东西,不要也罢。而素材,则是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