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原型玄奘死后尸骨被毁,顶骨分成多
2023/1/6 来源:不详拼多多运营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www.cgia.cn/news/chuangyi/1590174.html
说起唐僧,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流传极其广泛,而在现代更是被各大导演改编成电视剧或电影,从百度上可以搜到十多部不同年代以《西游记》为主要编剧题材的电视剧。
经典的《西游记86版》更是无数国人的童年回忆,无论以当时还是现在的眼光去看,它都是一部非常优秀、值得阅读的作品。
《西游记》中的唐僧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中唯一一部超现实主义的作品,由明代吴承恩所撰写,故事情节魔幻神奇,人物角色血肉丰满,完美构筑了一个神魔妖共存的世界。
唐僧师徒四人作为这部小说作品中的主人公团队,只有唐僧一人是肉体凡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唐僧是参考现实生活的实际人物来改编而成,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则都是作者通过想象所虚构的虚拟人物。
《西游记》的唐僧设定为金蝉长老转世,曾是如来佛祖的座下二弟子,从小在寺庙中长大,勤学聪慧、佛家悟性高。
在得到西天取经的重任后,西行一路降妖伏魔,在患难中赢得孙悟空等人的信任,齐心协力跨过九九八十一难考验后终达西天取到真经,普度众生。那在现实中,唐僧玄奘的最终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
现实中的唐僧
《西游记》的唐僧原型“玄奘”俗家本名为陈祎,出生于公元年,13岁跟随他的二哥到洛阳净土寺出家为僧,玄奘是他的法号,后被尊称为三藏法师,是我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是中国汉传佛教唯识宗创始人。
唐僧玄奘对自小学习各种佛教经典论著,对于佛教佛法的悟性极高,不甘愿做一位普普通通的僧人,在探究各派佛教学术学说中发现到存在各种各样的分歧和区别。
公元年,适逢天竺僧波远行到达长安,唐僧玄奘从中知晓到印度戒贤大师正在印度的那烂陀寺进行佛学经典讲授,为了能够精进自己的佛学素养,深入学习佛家大小乘法,解答心中的疑惑,他决心前往西方求法,直接探访佛家典籍原著。
起初,他前往西方求法的奏请被朝廷驳回,而后他偷偷从长安出发,独自一人共步行走了大约五万里路,途径姑臧、敦煌,今新疆、中亚等地。
历经磨难后艰难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在当时的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师从戒贤法师学习各种法学经典论著,并在当时全印度中的辩经中获得胜利。
唐僧玄奘向西求法一共历经了十七年之久,在这段求法日子里,他游历了一百三十八个国家,每走到一处地方便会在当地停留一段时间,学习精研当地的佛学经典。在这段漫长的西行岁月里,他几乎将大乘小乘的各种学说论著都学习透了,并带回了六百五十七部大小乘佛教经律论,顺利于贞观十三年取经返回长安。
除了西行取经的伟大成就外,唐僧玄奘还深入学习梵文,掌握并精通梵文翻译,自贞观十九年始,全身心投入到梵文佛经的翻译中,先后在数千名弟子的协助下翻译出了大小乘佛教经纶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中包括《大般若经》、《心经》等传阅度极高的作品。
这是一笔存世意义巨大的财富,对于历朝历代乃至今日的佛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都是值得阅读细品的经典,唐僧玄奘将梵文佛经翻译带回中原地区,为当年乃至是现在的中外文化及佛学交流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突出贡献使得他被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其他两位分别是鸠摩罗什和真谛。
在翻译佛经以外,他还口述由弟子辩机执笔将西行取经的亲身经历写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完整记录下他西行游学的所见所闻,包含途径的国家地理景色、农业商业、文化风俗、语言文字等,其中还有一些关于传闻中国家的情况。
这部著作对于日后研究中亚文化、宗教文化、中外关系发展史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全心全意专注于佛道的追求,为佛学传播和发展的无条件付出,都体现了佛教菩萨舍身为人、普渡众生的大无私精神。唐僧玄奘的精神不仅在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影响到周边的印度、日本、韩国等邻国。
圣僧圆寂,灵骨四散分离
公元年,62岁的唐僧依旧日以继夜地翻译着佛经论著,持续长时间的佛经翻译使得唐僧的身体状况每日余下,在《大般若经》的翻译结束后,更加感觉到身体不适,某日不慎跌倒后,半夜梦到自己即将离开,便向弟子们交代身后事,要求一切从简。
公元年二月初四半夜,将一生奉献给佛学的唐僧玄奘圆寂了。为他送行的信众高达百万人,他的灵骨被安葬在白鹿原,其后每天均有大量民众到墓前吊唁。
五年后,为歌颂唐僧玄奘对佛教文化的伟大贡献和生前所取得的傲人功绩,他的灵骨被唐肃宗改葬于护国兴教寺。但唐末时期农民起义频频发生,唐僧玄奘的灵骨难以幸免地遭受到严重毁损,到后来基本是所剩无几,但在一众僧人的保护和抢救下,其顶骨还是得以完整保存下来。
历经一千年多的时间,最终在清朝时期唐僧玄奘仅剩下顶骨还妥善完整地安放在天禧寺。但在清朝后期接连不断的战火和动荡局势影响下,天禧寺不幸被毁,唐僧玄奘的顶骨自此失去踪迹下落不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世人都以为唐僧玄奘的顶骨要彻底遗失了。
却在年的三藏塔遗址内,一个密封的石函被日本侵略者发现并打开,里面竟存有一块完整的顶骨,经过多位专家的共同鉴定后,确认石函中存有的就是唐僧玄奘遗失多年的顶骨。
当时深受佛学文化影响的日本对于唐僧玄奘可以说是非常狂热,竟想瞒天过海地将这块顶骨偷运回日本。
幸亏这件秘密恶行很快被当时的南京爱国人士所识破,对于日本人想将属于中国的唐僧玄奘顶骨偷运回国的恶劣行为表示极力抗议,在我国爱国人士的努力下,当时的伪满政府迫于压力与日本侵略者交涉博弈,最终唐僧玄奘的顶骨被分为三份,一份送往北平存放,一份保管在当时汪伪政府的南京文物保管委员会中,一份供奉在南京玄武湖畔小九华山砖塔中。
再后来,存放在于北平的顶骨被多次切割分送,其中有大部分被运到了日本,这小半块顶骨被分成许多小份分别被供奉于日本国内十几个著名寺庙中。
年,中国台湾向日本要走了一小块顶骨。年,在印度与我国建立友好关系的时候,印度总理尼赫鲁访问中国,借此机会向我国提出礼请唐僧玄奘顶骨一事。
考虑到唐僧玄奘对于印度的重要精神影响,本着友好外交关系的原则,我国同意将原供奉于天津大悲寺的顶骨由达赖喇嘛护送至当年他取经的地方——印度那烂陀寺内供奉。
至此,三个国家分别供奉着唐僧玄奘的顶骨的某部分。唐僧玄奘在爱国和发扬佛法中的突出贡献,让他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亦被鲁迅赞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