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叨无苦集灭道之灵魂相悦

2022/8/24 来源:不详

北京的最好痤疮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04421470077907&wfr=spider&for=pc

灵魂同质,亦可以相悦。

我们都在生命中苦苦去追寻那个懂自己的人,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灵魂相悦。想想一对恋人一开始的时候,就是通过相悦在一起的,两个人在一起开心。

而容颜的相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但是,灵魂的相悦却可以超越时间,成为彼此心灵的静谧空间。可惜,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人打着爱的名义,灵魂却是相轻相弃相耗相负。

亦可以相贱

金刚经云若为人轻贱

金刚经云: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金刚经是姚秦鸠摩罗什译,又称《金刚般若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内容为佛在舍卫国,为须菩提等初说境空,次示慧空;以空慧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此经不如《大般若经》之浩瀚,又不像《般若心经》之太简,而说般若之空慧无有余韵。

此般若有三种:第一种是实相般若,第二种是观照般若,第三种是文字般若。实相般若者,即是真智,这样的智者本身就是《金刚经》,活在当下的每一时刻,来凡间玩耍,不念过往,不惧未来,安然行走在人世间;观照般若者,即是真境,有观照本来人的法门,能在纷繁复杂的事物里看透本质,直达本来面目;而文字般若者,即能诠文字。就像我家小主这样的,迷恋文字,并试图通过文字去诠释道法,其实,世间万物本就道法自然,后世子孙生出那么多所谓思想和理论去解释,真是可笑。

人就像上面播下的种子,又被风吹散到各地长成的树。除了上面能记录人的一切,没有多少人会记得谁的名声,无论谁做了多少好事或多少坏事,时间会湮灭一切痕迹,就像人从没来过这世上。历史上一切事物都是转瞬即逝的影子,今人之所以对过去的历史事件耳熟能详,是因为有人喜欢从历史事件中寻找可以换取食物的金子,除此之外,没有几个人真正在乎那些历史上发生的事。这世界本来就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的比假的还假,假的比真的还真。当历史这个造化小儿遇到文学这个小女孩的时候,总是会忍不住把小女孩弄哭,才会嬉皮笑脸地跑开。

  雪窦禅师颂曰:

     明珠在掌,有功者赏。

     胡汉不来。全无伎俩。

     伎俩既无,波旬失途。

     瞿昙瞿昙,识我也无。

                        

这颂虽引用的金刚经的句子,但两者似乎在各说各话,亦如我家小主的一个视频,小主舞小主的剑,九儿唱九儿的歌,各吹各打。其实,在一个家庭里,夫妻讲究同心协力,各吹各打并非是一个家庭里认同的词,反而觉得这样便是离心离德。其实,男女生活久了,也是忘记了当初为何会两情相悦,亦是各自在各自的世界里做自己,才吸引了对方注视的目光,只因为你在做自己,而不是演绎别人,你才迷人。为什么爱情是婚姻的坟墓?为什么你做不了自己却去演绎那个连自己都讨厌的角色,只是因为你为了别人的目光,为了演好别人指定的角色,连灵魂都丢失了,哪里还可以灵魂相悦?

苏东坡有一首和子由踏青,开句就是“东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东风微拂的田间小路上惊起了微尘,游人们开始来到野外感受春天的喜悦与温馨。后半篇绘声绘色地描写一个道人遮道聚众,粗声大气地吆喝些吉利话,强使路人买他的符书祈福的生动场景,道人骗得金钱,却不过是沽酒买醉而已,还夸说神符灵验。九儿想来也是觉得好笑,感觉回到小时候,小九九牵着大人的手去看灯市的情景。这戏剧性的人物、戏剧性的场景,人生果然如梦。

雪窦禅师引用佛经,往往不照原意。前此第九十六则引赵州泥佛不渡水等三转语,你是删去了末后还有一句,而以与赵州相反的意思来颂那三句。今此则的颂,一般的无视金刚经的原意。引人家的话是只拿它当作风,亦像我家小主,引用“烦人烦言”,也就是一个话头而已。就像好风吹开了花朵,花朵却不是为解说好风。又如我家先生。

                        

金刚经云遭人轻贱是因先世的罪业,雪窦禅师的颂把此点全然不提,却道是你若要见真人,可在他遭人轻贱时见。也就是说,人要在受难时才能见真情。譬如韩信,在淮阴市上他受胯下之辱时你可以看见他是韩信;在他钓于城下,受漂母之食时你可以看见他是韩信。又在登坛拜将相可以看见他是韩信,在九里山十面埋伏围困楚霸王时你可以看见他是韩信。这些都是机缘,若没有这些机缘,你就无法看见韩信。而在我们的生命中亦是如此,只有在某种机缘巧合下,才可以看见生命的另一面,甚至是人性的另一面。

又如我家小主从二百六字《心经》里取字,来讲天地万物之情,来讲东方智慧,这也与经院派的讲法不同,对于我家小主来说,与其说是讲,倒不如说是一起玩耍。小主念经也还是像雪窦一样的读佛经只是闻风相悦,而她的“叨叨”则是创造。你若要说她是杜撰亦得,说她是鹦鹉学舌亦得,说她是邯郸学步亦得,什么都得,唯独不能说她是“小偷”,因为她老人家是“大盗”。然而,历史上的事,当交代之际,譬如出的序题是唐朝,而出来的答案却是宋朝。世界就是这样荒谬,而却又真实在发生。亦如男女,就是一对冤家,一对小气鬼,一边相思,一边还要去告状:

蘭九儿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15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