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明悟空的真谛

2024/12/4 来源:不详

前面讲完了《六祖坛经》的“自序品·第一”,接着来聊聊“般若品·第二”。

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

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

这是告诉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有菩提心,有般若智慧,所以孔子说“生而知之”,这里慧能则是说「世人本自有之」。

说的就是人人心中都有佛性,虽然人人都有,但佛性会被自己的妄念执着遮蔽,故曰「只缘心迷,不能自悟」。

这跟佛陀悟道时说的:“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是一样的意思。

并且一切众生都是这样,不管是愚笨之人,还是智者,其佛性是没有任何差别的。所以古德说“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也就是说,佛性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这就是「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

虽然如此,但每个人的习气不同,有的人妄念执着多,就是愚人;有的人妄念执着少,就是智者。这就是「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就好比,太阳的光芒一直都是不变的,但是乌云多的时候,光芒看上去就少,乌云少的时候,光芒看上去就多。

不管乌云如何变,太阳的光芒一直是不增不减的,只要去掉乌云,就能见到完整的太阳,犹如止息妄念,就能见到本来就有的佛性一样。

这个佛性不在别处,就是我们一念断处的离念觉知。当妄念都放下,一点不起的时候,这时候也不是没有知觉,还是了了分明。这了了分明的觉知,就是我们佛性的作用。

然后六祖就开始告诉众生什么是「摩诃般若波罗蜜」?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

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摩诃般若波罗蜜」直接翻译过来,就是“大智慧到彼岸”。

「此须心行,不在口念」,这是说明心即佛,佛法不在口说,而在心行,必须修心才行。

心地法门是诞生王子,而诞生王子是生在皇帝家的太子,不是王公大臣家的儿子,这个太子长大后一定是继承王位的,也就是将来一定会成佛的。

而别的外道,都在外围绕圈子,不明白心地,不懂得佛性是什么,是永远不能证道的,这个知见要正,所以才说「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56%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83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