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智慧,世间万相皆因分别心,知无

2023/11/16 来源:不详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从否定的角度来解释“空”,“不”是空,“无”是空,为什么这样说,来揣摩一二。

诸法空相,空相意思是空的样子,万物有万物相,也就是万物的样子。人有人相,人的样子,菩萨有菩萨相,菩萨的样子。空是什么样子,那个就是“空”相,相要真实的空了,那个才是实相。我们平常看到的是假相,看的听的闻的都是一个表面,人为什么会有烦恼,皆因这些假相,被这些假相困住了,所以看不到本质,看不清各事物之间的必然关联,因此才会产生诸相,这些相怎么产生的,正是因为我们心中的那颗分别心。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经历了很多事情,在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因为认知上的偏差,所以有了各种各样的分别心,这些分别心让我们认识了各种相。有了这么多的相,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从最开始的一无所有,慢慢发展成为现在这样的世界,各种科技,各样的知识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从外界变化来看,人类社会发展非常好,科技的力量确实让人类探索出更多未知的东西,但是在人们生活富裕的同时,人们内心世界因为这些分别心产生了非常大的波动,在这些波动下,人类的精神逐渐迷失,迷失在自己创造的“相”当中。

我们执着于“相”,于是我们找“法”,用这样的法和那样的法去从事工作,面对生活,继续学习,然而这些法也只是最表面的那些法,没有更深层的知识在里面。于是人们去探索去挖掘这些虚假表面背后的真相,释迦牟尼发现了,所以给世人讲法,一讲就是四十九年,把真理撒向了人间。

释迦牟尼的智慧是“般若”,所以佛教经典中大乘佛法是《般若经》,《心经》是大乘佛法的核心纲要,从最源头开始解释。最源头便是“空”,所以说诸法皆空,当这个世间还没有这些科技的时候,当我们还没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组成我们的元素就已经存在了。这些元素在当时构成了其他物质,通过漫长的演化过程,直到今天,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所以六祖惠能大师才会讲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最开始就是一些元素,因为机缘和合,所以产生了我们。包括现在我们所接触的事情也是在因缘之下才互相接触认知的,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各自认知认识,这就是无常的“机缘”。

无常机缘也在“空”当中,空包含一切,万法都在其中,空就是我们的“心”,心中生空,生万法,生机缘。此心一生,万法皆生,万般空也就生了,此心以灭,万法皆灭,万般空也就灭了。生与灭都是“空”,都在自己心中,因有分别心,所以见到这些“法”,分别心是“妄”的起端,要想找出其中规律,唯一的方法便是识得“般若”,知道“般若”才能够“空”。

“空”的本质是“无我”,不是不知道自己是谁,是没有那颗“分别心”,真正的“一视同仁”,不以自己固有的立场去分析问题,而是完完全全地做好自己本职内的事情,从一个更加全面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看待问题,理解问题。我们大多数人处在“有我”状态,会以自己固有的态度去分析问题,从而得出主观的看法,这样问题解决的不合理,从而导致各种麻烦出现。

无分别心便识得“空”,便是“无我”,便是明白自性,方法一个字“修”。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67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