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拍2021秋拍半僧堂百态体悟
2023/2/25 来源:不详白癜风怎么治好得快 http://m.39.net/pf/a_6983854.html
万物生天地,时来无细微,承首拍“有美:长物志”专场的广度视野,开拍CUPPAR于今秋特别策划“有美:万物生”品牌夜场。以万物入题,“有美:万物生”将中国书画与20世纪现代艺术佳作深化为五个特别单元,其中“半僧堂”将呈现钱穆、张大千、傅抱石、程十发、叶浅予、关良、丰子恺、蒋兆和、孙宗慰、杨之光、刘自鸣等对人间百态的艺术体悟。
半僧堂:百态体悟
钱穆双钩“半僧草堂”
年25.5×75cm约1.7平尺
释文:半僧草堂
款识:佛庭筑堂,自整自拂。堂名半僧,世出一佛。辛亥之冬,钱穆。
钤印:钱穆、宾四长寿、素书堂
著录:《中原文献》,年第2期。
说明:吕佛庭上款。吕佛庭(-),名天赐,字佛庭,号半僧,以字行世。河南泌阳人,北平美专毕业。抗战时期,与焦元甫等人在县内组织抗敌后援会,积极发动募捐,并以身作则,将画作捐出义卖,尽捐妻儿首饰。还踊跃参加“怒吼”话剧团在全县各地演出,宣传抗日。去台北后曾任教育部美育委员会驻会委员,兼台湾艺术教育馆美术组主任。先后任教于台北师范大学、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艺术专科学校、台中师范学校。著有《中国书画源流》、《中国画史评传》等书。
“那时我自忖已是年过八旬之人,但劲从心来,不禁老笔纷披,画成一幅《李太白醉写蛮书图》,尚得‘太白’之真情,极现‘醉酒’之傲态,……思情画意,我自己也想在李太白前多喝几杯,一助酒兴,一助画兴。”—《关良回忆录》,年
无论古今东西,皆视“传神”为人物画的灵魂。回顾二十世纪中国艺坛,画笔最为“传神”者非关良莫属。“写照传神,俯拾即是,良公画舞台人物,可谓惟妙惟肖”,作为关良绘画最早的知音,郭沫若评其戏曲人物画带有一种“超前的现代意识”。
从中国早期现代主义西画运动的推手,到新水墨的引路人,关良将其留日时亲炙西方的自由表现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写意韵味相结合,使传统媒材展现相容并蓄的现代活力,为二十世纪的中国开辟出深具民族精魂的现代美术新路,并用对艺术遗世独立的坚守缔造了一个“大巧若拙”的无我之境。
年,关良回归祖国,任教于广州和上海,悉心培养中国新一代的西洋画人才。因为从小蕴积对中国戏剧艺术别样爱好的情趣,在上海美专时期,关良不断地去剧场听京剧,画速写,与“名伶”相交,因此萌发了关良以中国水墨画来表现戏剧人物的艺术冲动,开拓了水墨戏剧人物画的新生面。
据关良自述,他所画的水墨淡彩戏剧人物,完全是抗战时期的产物,那时到处奔走生活无定,在那样的环境里,画油画不仅携带不便,购买油画颜料也十分艰难。再者,他很早就想把自己看戏时画的铅笔速写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其实关良先生所画的这些水墨淡彩戏剧人物的真正可贵之处,何尝在于他是否掌握了中国传统的笔墨情趣,更为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表现意图,包括用笔用墨的方法在内,为绘画艺术创造出了一个崭新的画材和形式。
关良太白醉写
89×47cm约3.8平尺
款识:鲁光同志嘱画李太白醉写蛮书图。番禺关良时客沪江。
钤印:关良水墨
有别于常见的戏剧题材,关良以“太白醉写”为题的戏剧人物画最为稀罕。《太白醉写》展现了关良集大成的艺术特色,为其“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人生智慧的最佳示范,以灵动的笔法展现出正反两派人物间的鲜活情感张力、“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豪气,和推陈出新的奔放意气。
此作聚焦经典戏剧“太白醉写”中诗仙李白奉旨做章,以醉酒为由使杨国忠以及太监高力士为其研磨、托纸的经典一幕。此剧出自历史故事“太白醉写番书”,讲述李白入都应试,因不肯贿赂主试官杨国忠及高力士而被黜。后黑蛮国上表唐玄宗,满朝无识者;后得贺知章之荐,玄宗命李白草诏以宣国威,李白特请旨命杨国忠磨墨,高力士托靴,以泄先前屈抑之愤。关良通过精简的造型、巧妙的构图、传神的笔墨,不仅把舞台的生动场景跃然纸上,亦将舞台背后,传统戏曲的玩味不尽、历史叙述中的文化底蕴定格传承。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透过《太白醉写》,关良彷佛藉由一位盛唐大家的洒脱与不羁,透露出自己突破桎梏、不拘一格的艺术特色,不仅将其一生的艺术生涯浓缩于画幅之上,更倾注了在浮沉的人生际遇中体悟到的生存哲学,从而以诗人的传奇际遇、桀骜人格,展现画者跃然纸上的戏曲人生。
关良三打白骨精
年作88×46.5cm约3.7平尺
款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鲁光同志属,丁巳关良画。
钤印:关良七十八后作
说明:鲁光(-),山东掖县人,年入党。年任华东野战军二纵队独立团政委。年1月任掖南县县长。年4月至年9月先后任中共江苏省镇江市市府秘书主任、句容县县委书记、上海市委办公室主任。年9月任中共中央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后任中共上海市顾问委员会委员。
年5月中共中央在中南海举办大型文艺聚会,由周恩来总理主持,一时冠盖京华,精英云集。绍兴越剧团应邀演出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剧,郭沫若看後发表了以此为名的诗作,毛泽东主席随後发表了有名的“和郭沫若”七言律诗,被日後史家视为文化大革命的号角。关良作《三打白骨精》记载了这历史事件,也记录了这历史时刻。关良《三打白骨精》作品用笔极简,悟空举棒奋起,白骨精跌倒抬剑欲挡,神态生动,晕染生趣,戏剧效果刻画的栩栩如生。作品用笔极简,质朴平易,极富笔趣,不拘泥对象的解剖、透视和比例,而是以夸张、变形的手法传神写照,人物情态天真而幽默,不得不注意的是对于眼神的刻画,瞳孔用浓墨点醒显得极为传神。
关良悟空斗铁扇公主
年作
67.5×67.5cm约4平尺
款识:火焰山悟空斗铁扇公主。甲子秋月番禺关良。
钤印:关良
关良热衷戏曲,从小随父亲看戏,并对京剧伶人进行速写,又有收集画有戏剧人物的香烟画片的习惯,培育了他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修养。在超过一甲子的创作生涯里,良公从未忘初心,抒写一幅幅经典的京剧题材,凭借笔墨打造纸上舞台。关良反复斟酌的戏目众多,源自《西游记》的段落尤其精彩,是次呈献《悟空斗铁扇公主》即为构图新颖的佳作。此作创作于他的晚年年,作品画法稚拙朴实,没有丝毫娇柔的浮华,具有一种极具逗人喜爱的“稚拙美”,予人赏心悦目之感。笔墨中展现传统文人画的格调,设色之中又流露西方野兽派的色彩哲学,两源的优势皆为其所用,写意之余亦见谨慎,简逸而明快的画风称誉艺坛。
张大千迎喜图
年作
81.7×38cm约2.8平尺
款识:迎喜图。戊子嘉平月写颂节庵吾兄己丑新岁百福,大千张爰。
钤印:张爰长寿、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
题签:张大千锺馗迎喜图,一九四九年六月。钤印:方约、节庵
张大千松下高士
年作
×46.5cm约4.9平尺
款识:松凉夏健人,乙酉五月似镜海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张爰。
钤印:张爰、大千大利、大风堂
鉴藏印:成都望山堂藏大千墨迹
此幅作于年,时大千已从敦煌归来,居于成都,除举办临摹敦煌壁画的展览之外,即隐居青城山,专心绘画。此时画松下高士,或许正可表现其心境。图中高士一身素衣,双手合十,盘腿作于山林之间,神情静穆,似在叨念佛经,又似在聆听松风水声。画法上,人物造型近于宋人,除面部和巾帻略施淡赭、花青外,基本上为白描画法。衣褶运用细劲圆润的铁线描和行云流水描,锋正势圆,精谨秀润,在飘逸流利中蕴涵着轻重、疾迟、虚实、浓淡的微妙变化,衣纹内侧均用淡赭复勾,以加强衣纹的凹凸效果。
坡石采用斧劈皴,以简劲方折之笔勾勒轮廓,正面先用赭石打底,再填石绿,侧面略施赭石。草丛以淡墨画出,作为点缀,亦层次分明,水纹以几笔流畅的线条画出。从色彩和笔线的运用上可以窥见敦煌壁画对大千的影响。古松以细笔写出,盘曲斜出,虽然图像源自石涛,但经过大千的整理,造型简洁,笔墨疏朗,多干笔皴擦,焦墨点苔,更加突出了高士的超逸气节。整幅章法巧妙,笔墨精到,高士的姿态、衣着与眉目无不刻画工致生动,敷彩力遵古法,清雅精丽,在重现唐宋人物画的高华风采的同时,又融入文人水墨画的清逸气息,乃大千盛年人物画佳作。
傅抱石百事如意
年作
44×56cm约2.2平尺
钤印:傅、其命维新
丰子恺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年作
诗塘:17.5×32cm约0.5平尺
画心:38×32cm约1.1平尺
款识: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筱舟居士六秩之辰,味尘居士请为造佛像一尊,供养礼赞,以此功德回向众生。三宝弟子丰子恺。
钤印:丰子恺
诗塘:《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文略)。筱舟先生六十寿,晚胡味尘沐手写祝。
丰子恺春日游
34.5×27.5cm约0.9平尺
款识: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颖南先生雅赏,子恺。
鉴藏印:颖南珍藏书画
说明:周颖南旧藏。周颖南(-),原名周国辉,生于福建仙游,新加坡公民。年随父南下印度尼西亚,后创办“同丰贸易公司”。年移居新加坡从商,业务拓展至纺织、塑料、提炼、进出口等多个领域。周氏乃知名儒商,生意之余,笔耕不缀,曾于《新报》等数家印度尼西亚华文报刊发表作品,亦担任《火炬报》特约记者。喜结交文艺界人士,与俞平伯、叶圣陶、巴金、刘海粟、丰子恺、吴作人、谢稚柳、启功等友善。出版著作有《颖南选集》、《南国声华》、《映华楼随笔》等。
蒋兆和春光
年
80×62cm约4.5平尺
款识:兆和。
蒋兆和《春光》,绘一女孩侧影,正全神贯注地盯着手中抖动的空竹。胸口扎着红领巾的女孩留着齐耳短发,粉色头花仿佛蝴蝶一般在头顶跳跃,女孩垂睑,嘴角微微上扬。她身穿碎花上衣,蓝布裤子,虽朴素却充满朝气。一枝迎春花从左上角穿入画面,点出“春光”之题。
整幅作品着力描绘女孩,背景几乎留白,而画中的唯一人物,留给大家的却是一个近乎背影的侧脸,不得不感叹蒋兆和作画之胆大、自信、独特。女孩的脸和手几乎不着墨色,但色彩的浓淡已使其凹凸浑然分明,头发和衣服的处理则要粗放许多,以线代面,线条的转折韵味十足,衣物的花纹乃十足写意,点到为止,裤子的处理更为简略,几乎以色彩平涂而出,再添几笔浓淡墨色便是起伏阴影。人体结构把握精准,转折恰当,整体画面虽简洁却不单调,丰富而不凌乱。
蒋兆和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与西方的造型手段、空间理解结合于一体,在“写实”与“写意”之间架构全新的笔墨技法,由此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表现力,拓展了水墨人物画的技巧,使中国的水墨人物画由文人士大夫审美情趣的迹化转换为表现人生、人性,表达人文关怀,呼唤仁爱精神的载体,使中国画不再是束之高阁的神圣之物,而贴近了时代,贴近了大众。
年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新中国、新时代、新社会、新文艺思想,从旧时代过来的艺术家无不面临着“改造思想”这一新课题。与时代结合紧密的蒋兆和,亦执着于民生关怀。
根据艺术家同类型作品推测,《春光》应作于年代初,此时正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和平时期,民生和经济都有机会平顺发展,蒋兆和表现春天,表现青少年,表现游乐题材也就不难理解。“春光”这一画名显然也带有积极向上的意义。蒋兆和以“春光”为画名的作品,仅目前可见的便有数幅,图式各有千秋,有表现昂首白鸽与点点红梅,有表现红衣胖娃娃和喜鹊玩耍,还有本幅迎春花抖空竹的女孩,但都均未仅仅简单表现春光美景,而是带有美好和深远的寓意,也可见画家的巧思。
程十发民歌诗意
年作
×68cm
题识:月儿当头照,虫儿唧唧叫。怀抱小宝宝,摇呀轻轻摇。乖乖快睡觉,老师已来到,妈妈要去上课了。一九五八年九月,画民歌诗意。十发。
钤印:程潼之印、春城何处不飞花
签条:民歌诗意。程十发绘制,程多多题。
钤印:程多多
程十发,原名潼,室名步鲸楼,斋号不教一日闲过之斋、三釜书屋、修竹远山楼,上海松江人。擅人物、山水、花卉、鸟兽及连环画和书籍插图。人物画取法于梁楷、贯休、陈洪绶、任伯年诸家,并吸收民间艺术营养,融会贯通,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被誉为“程家样”。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中国画院院长、西泠印社副社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海派绘画在人物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最大,其代表者自然首推程十发。其人物画贴近生活,时代特色显著。运用西洋透视及传统绘画虚实处理,线条匹配形象,已与传统人物勾线拉开距离,古人云,笔墨当随时代,可为此下一脚注。
他南下云南、广西采风,异乡的风土人情,刺激着他的灵感,创作出大量反映云南、广西少数民族民间生活的优秀作品,其艺术手法影响了整整一代画风,被称为“程家样”。在人物、花鸟、山水画三大门类中,程十发善于通贯其中融为一体,具有纵横挥洒,浑厚、古朴、生机盎然的艺术效果,并在实践中总结出表现现代生活的绘画技巧,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民歌诗意》是程十发年的创作,紧扣历史进程,鲜明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
程十发庆丰收
年作
75.5×49.5cm约3.4平尺
款识:一九六零年四月廿一日,十发写生于麟凤山。
钤印:程、十发
程十发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卓越的中国人物画大师。先生以其广博深厚的文化素养及扎实精湛的书画造诣,通过其古法中极具新意的笔墨魅力,艳丽、润泽、迷幻的色彩运用,生动、浪漫、抒情的刻画与情趣……,在无论传统题材,还是现实主义题材领域中,皆创造出鲜明强烈的独具风貌的个人风格。自上个世纪中后期,便一直受到社会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