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游记,看吴承恩的仙佛修身思想
2023/2/7 来源:不详有人说《西游记》是扬佛贬道。扬佛比较明显,全书的主旋律是“西天取经”,克服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成功,并且在第十九回,以乌巢禅师之名,传授圣僧《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经全文录入书中。这些都是在宣扬佛家思想。
同时我们要注意到还有一条暗线,吴承恩在书中巧妙地插入了大量关于道家的丹经内容,不动声色地将内丹修炼的缘由、过程和结果,渐次在书中呈现。
首先在第一回,以猴子的眼睛看人间:“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无一个为身命者”。接着作者借猴子之口确立了今后的目标:“一心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一个‘常生不老’之方。”这里将“佛仙神圣”并称,可以看出作者具有的“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
在第十九回有一首长诗,节选如下:
“上至顶门泥丸宫,下至脚板涌泉穴。周流肾水入华池,丹田补得温温热。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离龙坎虎用调和,灵龟吸尽金乌血。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
这是一段对道家内丹的经典描述,“婴儿”和“姹女”是外丹学中的名词,后来为内丹学借用,诗中说的是:精气神在丹田中凝聚合一结成内丹,开关展窍上通泥丸,下达涌泉。修成金丹移入泥丸宫,五脏之真气各归本元。
在第十六回,作者这样描述悟空练功:“那行者却是个灵猴,虽然睡下,只是存神炼气,朦胧着醒眼。”注意“存神练气”四个字,这是内丹功夫的一个具体练法,吕祖说:“金丹重一斤,闭目细存神。只在家中取,何劳向外寻。”意思是人如能时时“存神”令神气合一,自家即可得到金丹,何须向外寻找。
在第九十九回更总结说:“古来妙合参同契,毫发差殊不结丹。”《参同契》是古代著名道家丹经。整个《西游记》,类似的道家经文比比皆是,贯穿全书。
吴承恩身处明朝,儒释道三教从北宋时起就已经开始了互相交流借鉴,《西游记》正是在佛道交融的背景下产生,其既扬佛,亦扬道,是一部宣扬“仙佛”修身思想的经典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