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中观第五章三乘歧路八
2022/5/15 来源:不详程少为现在哪里就诊 http://pf.39.net/bdfyy/bdfhl/201215/8498648.html
阿含时:佛于二十一日中宣说《大方广佛华严经》后,以应化身之佛身步行至鹿野苑度憍陈如等五比丘,从此佛门有了声闻僧团出现。这时,佛为四众弟子解说四阿含诸经,如同前面章节所说,大都是隐覆密意、隐覆第一义谛而说二乘法(偏重于二乘解脱道),目的是欲令畏惧生死苦的二乘人,藉佛所说的四念处观、四圣谛、八正道、十因缘、十二因缘等等法,观察自他有情蕴处界虚妄,并且因为信受佛说灭尽十八界入无余涅盘并非一切空无的断灭境界,还有涅盘本际真实不灭,因而能于内、于外心无恐怖地断结、证果;在断尽见思二惑后,证阿罗汉果能得二种涅盘:有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定性声闻阿罗汉于舍寿时,因为我执断尽故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成为无余涅盘,解脱于三界生死。由此可知:佛在阿含时所说的法,偏重于蕴处界及诸法等法之世俗谛,由于二乘人只要确实相信而绝不怀疑有涅盘本际即能如理观行取证解脱果,不需要亲证无余涅盘本际之第一义谛,是故佛陀隐覆第一义谛密意而说世俗谛。
般若时:佛陀开演般若诸经,主要是为了教令二乘人回心大乘,修学成佛之道。佛在阿含期先隐覆密意以解脱道教导二乘人观察蕴处界虚妄,确信无余涅盘中有本际独存而非断灭,令彼得以断三缚结成初果,乃至断尽五上分结成阿罗汉,二乘人自知确实可以解脱三界生死后,自然对佛产生十足的信心。这时佛陀观察因缘成熟,于是开始宣讲大小品般若诸经,欲使二乘人回小向大,发佛菩提心、求无上道。二乘圣者于熏习大乘般若诸法后,欣乐大乘而回小向大,当福慧具足、因缘成熟时即可以证得一切有情的真心—本来自性清净涅盘—第八识如来藏,因而发起总相智,再以总相智为基础,进修相见道之别相智,于总相智及别相智圆满并具足入地所需之其他条件后,始转入初地进修无生法忍道种智。证悟的三贤位菩萨对第八识真心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诸法之间所作种种不落空有两边的中道观行,名为般若中观,亦为禅门所说的差别智;当菩萨圆满具足别相智发起初分道种智后,已能断尽思惑而起惑润生不入无余涅盘,于具足入地所需广大福德并于佛前勇发清净十无尽愿后,即能转进初地深入修学道种智。由此可知:般若时所说的法,乃是第一义谛法,且偏重于般若别相智的部分。
方等时:亦名唯识时,乃是佛开示唯识方广诸经,如《楞伽经、胜鬘经、金光明经、思益经、维摩诘经、楞严经》等等,宣说地上菩萨所应渐次亲证之本来自性清净涅盘心体所含藏无量无边种子之智慧;经中详细阐述第八识如来藏的种种自性,譬如有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二种无我等,让众生未来因缘成熟时也可以渐次证得。地上菩萨皆已能断分段生死(皆已能断除烦恼障种子的现行故)而不断,继续依佛所说无生法忍智慧修行增上,而开始有了胜妙的道种智,因而初地住地心开始,已经能够分断声闻阿罗汉乃至辟支佛所不知的习气种子随眠及所知障随眠,渐断分段生死及变易生死,乃至最后得以究竟断除二障,成就具足圆满一切种智的究竟佛果。佛陀这个阶段的说法,便是一般佛弟子所称的唯识时,也就是一切法唯有这个识(有情的第八识真心如来藏),祂是一切万法的根源;地上菩萨依方等诸经而修学,能作比般若时之中道观行更为详细深入的唯识种智观行。菩萨于般若时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盘后,次第转进,于第十回向满心位可以如阿罗汉断尽思惑,证得有余涅盘及无余涅盘,但舍寿时可以取证无余涅盘而不取证,故意再起一分思惑润未来世生,转进初地继续修行,于地上菩萨之善修菩萨十度行,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乃至究竟菩提果,证得无住处涅盘,也就是不住生死也不住涅盘,继续利乐有情无有穷尽。由此可知:方等时所说的法,乃是第一义谛法,偏重于无生法忍的道种智乃至一切种智。
法华及涅盘时:这是佛在般涅盘前宣讲《无量义经》、《妙法莲华经》,并且在示现入灭前最后一昼夜宣演《大般涅盘经》。在《无量义经》中,宣讲如来藏有无量无边之义理,可以让菩萨一一亲证;在《妙法莲华经》中,佛为弟子们授记,以及宣说三乘菩提都摄归于大乘佛菩提(也就是唯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阐述圆教之理,畅演唯一佛乘正义,会归五时三教为一佛乘。在《大般涅盘经》中,世尊演述如来藏与佛性非一非异之理,宣演佛地常乐我净真正义理,成就大般涅盘。所以说,法华及涅盘时所说的法,也是第一义谛法,乃是将整个佛法加以收圆于如来藏胜义谛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