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分为三种,文字观照以及实相,各有千

2022/11/13 来源:不详

般若是超出一般智慧的智慧,也是释迦牟尼花了二十二年宣讲的“法”,大家一起来分析分析,对“般若”稍微了解一些。

般若从基本结构上分为三种,文字、观照以及实相,从三个不同角度来解释这个词汇的含义,把其中的基本概念理解清楚,对于我们学习佛教思想,明白自己的本心本性会有很大帮助。

文字般若,简而言之就是具体的“符号”,像是图腾一般指引着人们往一个方向前进,探索。中国的文字是象形字,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深奥的“道”,传说是仓颉大神造字,当字成之时,天地为之哭泣,鬼神为之战栗。事实证明,中国文字蕴含着无数的智慧,简单的一句话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都能得到不一样的答案,可以发散人的思维,让人变得更聪明。还有国外的文字,都是每个民族智者的结晶,所表现的形式不拘泥于“文字”,绘画、雕刻等等,都从某样东西中做出一些指引,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某一件东西,都属于文字般若。

观照般若,所谓观照便是用“心”去看,而非用“肉眼”去看。佛家有五眼之说,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我们普通人一生所用的只是肉眼,看到的只是物质的表象,这些象困扰一个人思考问题,不能看到最真实的本质,所以需要用其他的“眼”去观照,那也就是内省,现实明白自己,之后把自己和万物对照于是诸多本质观想由心而生,心念一动则万物皆起,正是这个观念。

举个例子说明,杯弓蛇影的故事大家都晓得,说是有那么一个人到朋友家做客,朋友给他倒了杯酒,墙上弓的影子映射到酒里,这人觉得是条蛇,可碍于面子没和朋友说,于是喝下了这杯酒,回家后整夜都睡不着,担心自己身体里有条蛇,结果精神萎靡,不能生活。朋友知道这个事,到家里检查一番发现,原来是弓的影子,再次请这人到家中做客,和他解释了酒中的“蛇”。所以说那颗最大的妄心才是一切烦恼的源头,虚妄心的力量很强大。观照就是通过表面看本质,这样才能破除“妄”得到一个清净,得到般若心。

实相般若,由文字而观照,由观照而实相,最真实的样子。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人生的样子,,就是不知道真实实相的样子,也就看不清楚那个实相到底是什么。举个例子说明,我们用的钥匙,可能是铁可能是铜,我问你是什么,你说是钥匙,再看看,真是钥匙吗?钥匙只是我们赋予的一个概念,在这个概念之后是什么呢?是一些自然界的矿石,通过一些冶炼技术,经过锻造所以产生了千奇百怪的样子,我们对这些样子进行各种定义,因此有了这些假相。如果继续深究呢,矿石如何产生的,到最根本的时候,发现原来是一些基本元素,这些元素通过一系列的排列组合形成了物质,形成那个假相。

包括我们人在内也是一些基本元素形成的,我们没有意识之前是一些元素,有意识时是一些元素,运用这些元素,当意识过去之后又是一些元素。并且这些元素之间相互作用产生各种不同反应,产生了这世间万物。上升到人这个角度,每天和很多人打交道,看到是那个最表面的相,有什么实在意义呢,被一些表面的相困住,或是外貌,或是言谈,或是举止,或是身份,这些虚相需要自明自知。

般若便是看破虚妄,直指本来的心,明白本来的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26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