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这2部佛经,学佛的人,一生一定要读一

2022/11/5 来源:不详

佛,觉者也。佛所说的话,即为佛法。佛说的话,所结集的经,就是佛经。人们之所以想要修行,就是希望自己通过修行,达到真正的觉悟。觉悟之后,远离诸苦,不再有尘世烦恼。

佛说的话,是一种指导。通过读佛经,就能获得佛的指导,依照来修行。

佛经上万卷,是否都要读完,才能真正让自己觉悟呢?事实并非如此。只要一个人,能依照佛经中说的去做,就能达到修行的目的。

佛教中有无数的佛经,到底该读哪一部好呢?作为学佛的人来说,这2部佛经,一生一定要读一遍!

01第一部:《金刚经》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属三藏十二部《般若部经》中的核心经典。对于学佛的人来说,这部佛经理论结构严谨。特别是其中对于“相”的开示,是其它诸经无法与之相比的。

须菩提向佛陀请示了一个问题:“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这个问题。

首先,作为修行的人,要看破诸相。怎样看破呢?《金刚经》中佛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只有将所有的相,都看作是虚妄,才能让自己的心,不随着相妄动。

不仅如此,佛陀还说:“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这句的意思,就是不要将自己的心念看得太重。当你看到什么相,想到什么相,其实都是自己的心相。而且这种心相,都只是一种概念而已。并非是事物的真实存在。

当一个人看外物空相,看心空相的时候,他就懂得“都无我者,我既都无”的圆觉真相。

不仅如此,《金刚经》中还提到,一个人,不仅要看破诸相,还要看破一切缘法。

佛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意思就是告诉人们,人的一切,都是由因缘构成。作为修行的人,就要从这种因缘中跳出来。怎样跳出来呢?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里的一切有为法,就是指的因缘。因为一切有为的事,都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灭的。懂得了这一点,你的心就会真正地空起来。

正因为如此,《金刚经》中所讲的内容,被称之为“缘起性空”,这个世界的一切因缘,全部都具备空的特性。

02第二部:《心经》

《心经》全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仅字。但是这字的内容,涵盖了所有佛经的核心要义。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心经》涵盖了所有佛经的要义呢?

众所周知,佛陀讲法49年,其核心内容,就只有一个字。这个字,就是一个“空”字。佛陀所说的空,并非指的事物的生灭,而是一个人,真正要做到不存在一点心念、妄念。

佛陀在开悟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乃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在49年的讲法中,也都是围绕着让人去掉一切妄想执著,来普度众生。

而《心经》中所讲述的,就是要如何去掉人的一切妄想执著。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这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人在对待自己的心念时,既不要为外物所动,也不要为自己心中的想法所动。

当你去看外物时,你觉得外物是这样的,那只不过是你的心,产生的一种妄见。它并非是人的智慧,而是属于妄想执著。人的真正智慧,是在“五蕴皆空”的状态,对事物有了真知灼见。即便是这样,他也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

所以,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因为人的如来智慧德相,从来不会失去什么,也不会得到什么。

以上这2部佛经,学佛的人,一生一定要读一遍。除了诵读,还要依照佛陀在佛经中讲述的内容,真正去做,才是真正的学佛。如能坚韧不拔地修行下去,就一定会有所成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24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