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似观音自在,臻品观自在
2025/7/13 来源:不详“观自在菩萨,行深般(bō)若(rě)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观自在,一般指观世音菩萨。
阿弥陀佛的左
胁侍,“西方三圣”之一,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关于观世音菩萨,《成具光明定意经
》《
维摩诘经
》《
放光般若经
》《
光赞般若经
》《
大宝积经
》等佛教经典皆列有此菩萨之名号,然未列本缘等事迹。在《
法华经
》中设一品详说菩萨于娑婆世界利生之相。
而《悲华经》卷三〈诸菩萨本授记品〉叙述了阿弥陀佛过去生中为转轮王无诤念时的长子不眴,出家在宝藏佛前,发愿称,若有众生遭受种种苦恼恐怖,如果他能够忆念我,称念我的名号,即为其免除如此种种痛苦烦恼。宝藏佛即为他授记并命名观世音。
在玉文化传承发展了八千多年的中国,观世音菩萨的形象便是玉雕最常见的素材。本作品《观自在》便是以极品和田玉籽料雕琢而成。整块玉石基本全被皮色覆盖,却在正面皮色覆盖下巧妙利用未覆盖的部分雕刻出一尊盘坐捏法印的观音尊像。右上角雕刻一托莲天女,裙摆部分巧妙延伸至整块玉石白肉部分。背面未做过多雕刻,仅刻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诗。
本作品重g,高mm,宽89mm。玉料上佳,细腻油润,线条清晰,婉转自然,雕刻细致入微,神韵十足,为玉雕大师杨菊青所做,愿世人长似观音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