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禅思说与做皮球见闻

2025/4/8 来源:不详

哲理禅思—说与做

在生活当中,“说”与“做”常常会被人提及。当讨论到是偏向于“做”还是偏向于“说”时,人们都有不同的见地。下面我来讲一个“磨砖成镜,鞭打牛车”的故事,以明确我对“说”与“做”的看法:

唐玄宗开元年间,怀让禅师在南岳衡山般若寺修行。他有个徒弟叫道一,道一每天都在一块大石头上坐禅,风雨无阻。禅师问:“为何如此坐禅?”道一答:“希望成佛。”禅师无语。

一日,道一见禅师在一块大石头上磨砖。禅师说要磨成一面镜子。道一问:“镜子是铜磨成的,砖再磨也成不了镜子。”禅师一笑:“既然这样,就不磨它了。”道一继续坐禅,十分虔诚。

又一日,禅师用鞭子抽陷在泥里的牛车。道一说:“师父,应该用鞭子打牛,怎么打车呢?”禅师说:“是车不走,又不是牛不走。”道一说:“车是牛拉的,你不抓根本的东西,就是把车打烂了,车也难移半步。”大师说:“砖头磨不成镜子,打牛车才能走,终日坐禅又怎能成佛?道理挂在嘴上,永远只是道理,只有按道理去做才能大彻大悟。”

道一听后如醍醐灌顶,于是下山云游,终悟大道,成为我国著名的马祖道—禅师。

从上面的修禅故事足以看出“说”与“做”的关系。道一深知磨砖不能成镜,鞭车莫若鞭牛,但是却不明白苦坐难以成佛。可见,明白道理与付诸实践是两回事,是说与做的区分。所幸的是道一很快醒悟了,于是放弃坐禅,下山云游,最终成为一代宗师。他将说与做融为一体,说能说到要害处,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做能做到实在处,圆满周全,效果显著。道一最终将说与做合二为一,实现了成佛的心愿。

说与做,古人尚有这个禅修小故事,那么我们现代人又是如何禅思的呢?

在芸芸众生的现代日常生活中,也是能常常看得到“说”与“做”完美整合的事情。譬如我去吃面这件日常琐事,让我看到了面摊儿老板生意兴隆的秘诀。

我去小摊吃面,小摊生意极好。那天中午,我等了足足半个小时,还不见食物端上来,忍不住前去提醒。那位摊主尽管忙得不可开交,还是抽空抬起头来,温和淡定地看着我说:“你刚才点的是豆腐鱼片米粉汤,我已经记在心上了。”“我已经记在心上了。”这句话真叫人安心,叫人放心。虽然客似云来,可是,每一个顾客在他心目中都占有同样的分量。他把他们的话都“记在心上”,像履行一份份重要的合约。他依照“先来先得”的原则,有条不紊地把食物煮好端上,谁也不会被遗漏、谁也不会被忘记。只要你等,就一定有。这是现代日常生活中“说”与“做”的完美整合。

总之,说与做,只有二者完美结合,结果才是最美好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93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