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月学禅呵佛骂祖要不得

2023/3/29 来源:不详

佛祖释迦牟尼原来是佛教教主,是唯一的佛。到了大乘佛教时期,佛祖地位就下降了,不再是唯一的佛,十方三世都有了佛。特别是随着佛教思想的进一步演化,到后来普遍认为每个人都有佛性。以至于中国禅宗创立之后,有些禅师听到弟子提佛的名号,就一顿棒喝。

权威没有了,呵佛骂祖的风气就这样形成了。很多修行者认为自具佛性,也没有耐心去修炼,期待哪一天就能够“顿悟”。其实这是要不得的,因为除非具备上乘根器的人,几乎没有所谓的“顿悟”。

佛说,“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说一字。”如来所说法,即是非法。《金刚经》上四句偈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后来禅宗就是以不落文字,直指人心为宗旨,号称顿悟成佛。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只有先渐才能顿,顿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六祖惠能是中国禅宗的实际创立者。他在客店听到客人诵读《金刚经》。其中妙不可言的经文,使惠能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因此惠能从广东千里迢迢赶到湖北,向五祖弘忍学习佛法。《坛经》上说六祖听到《金刚经》的经文后,“心即开悟”。可实际上惠能祖师也并没有一句经文而“顿悟”,到了湖北黄梅之后,还得老老实实地修行,老老实实地去舂米。这样修炼了八个多月,五祖才想起六祖这位有大根器之人。

五祖想要传法,六祖作出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著名偈子。六祖的无上根器,终于惊动了五祖。五祖有意传法给六祖。找到六祖时,见他正在舂米。五祖便大有深意地问道:“米熟了吗?”六祖一下子就懂了,也一语双关地回答:“米早就熟了,只是还要‘筛’!”六祖的意思是,修行了很多,感觉自己有所得,但还需要五祖“筛”一下,进行点拨。后来五祖把衣钵传给了六祖,这才有了中国禅宗“五宗七家”的宏大发展。

修行有个过程。《指月录发愿偈》上说,古代的尊宿大德,修炼了几十年,道行已经很高了。后来还得有“明眼人煅烧过,方始开省。”开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到了开悟之后,更加严格地奉持戒律,更加细致地检查自身的过错。

反而是那些只学了半吊子佛法的人,不知道哪来的自信,觉得自己已得正果。从而就“呵佛骂祖”,言与行都开始放荡。学一些“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歪门邪道。这些人和平常人真的没有什么差别。鸠摩罗什大师曾说过:“学我者病。”没有大师们的水准,不要学大师的“呵佛骂祖”。

偈云:“直取菩提上果,遍度法界众生。还愿人生觉悟,修行不迷正路。”

修行不要迷了正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丁点开悟,都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不要指望“立地成佛”,努力修行,不断精进。终有一天能够“般若波罗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41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