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芙蓉出水中读沈鹏书般若波罗蜜多
2023/2/11 来源:不详一朵芙蓉出水中
——读沈鹏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草横幅有作
蒋力余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下简称《心经》,cm×cm,年,见于《沈鹏艺术馆书画藏品选》)大草横幅,为沈鹏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创作此品时书家77岁,正值综合素养、生命体验、技法淬砺均臻至高之境之时。书家披兰佩芷,抱玉怀珠,妙悟百家,振衣千仞,心游于漠,艺进于道,运斤成风,妙造天然,此品确臻大草之本体境界,即庄禅境界、纯粹境界。
《心经》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即智慧;“波罗蜜多”,到彼岸;“心”,心体;“经”,道路,途径。经题之意为:以般若智慧认识自心性体而至彼岸之途径。《心经》作为大乘佛教之经典,层层深入,彻底破除我执、法执、空执,悟入空有不二之中道实相,以般若智慧看空自我、宇宙万有,摆脱束缚心灵的一切执着与束缚,获得彻底的精神自由,臻至治心之目的。此经有八种译本,以玄奘所译流传最广,即今之所见《心经》。玄奘(-)俗称“唐三藏”“唐僧”,是唐代伟大的佛学家、旅行家、翻译家,为《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俗姓陈,本名祎,洛州缑氏县东南凤凰谷陈村(今河南省偃师市陈河村)人。
艺术的高境往往泯灭技法,书法是尚技的艺术,泯灭技法并非不重技法,而是技进于道。笔法最单纯也最丰富,是起点也是归宿,书法最原始的秘密深藏于笔法之中。沈鹏草书取法王铎、傅山、黄庭坚,遥接张旭、怀素,远绍篆籀碑版及汉代简牍与“二王”书风,英辞独铸,清格独标。奇诡变幻的字法,干湿浓淡的墨法,轻重、大小、穿插、欹正的章法,与元气淋漓的气势忻合为一,形成浑厚生涩、遒逸清雄的独特风格。观其用笔,多以篆籀古法入于大草。帖系中锋是以“绞转”笔法为主的中锋,多用笔尖部位,而篆籀中锋是运用整个笔毫的中锋。细品《心经》的用笔,沉稳圆活,浑厚爽健,如璞玉浑金,画沙漏壁,络壁虫网,折股金钗,偶施侧笔,时露飞白,更增添了整个书品的氤氲灵气。此作用墨极为精到,浓欲其活,淡欲其华,润可取妍,渴能取险,知白守墨,丝丝苍渴白入黑,一片浑茫如云烟,使书品呈现化机之妙。书艺之美,美在意境。美学家宗白华论张旭的书法时说:“在他的书法里不是事物的刻画,而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像中国画,更像音乐,像舞蹈,像优美的建筑。”(《艺境·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书法的意境大致是思想载体的美学内涵和特定时空中的情感体验,与物化形式交融为一拓展而出的想象与联想的空间,大草的意境美具有朦胧性多层性流动性的美感特征。
初品斯作,美在幽邃。那飞动的线条,如游丝袅空,如鸷鸟冲霄,如惊蛇入草;络绎的意象如渴骥奔驰,如素娥起舞,如秋月临窗;淋漓的墨象晶莹如漆,苍秀如玉,飘缈如烟;书品乐象时而珠落玉盘,间关莺语;时而冰泉冷涩,凝结难通,这一切的一切,读来仿佛把我们带入“静坐云生衲,空山月照真”(齐己诗句)的意境之中,我们仿佛远离了闹市的喧嚣,荡尽了尘世的烟霭,来到深山幽谷之中,看古木苍苍,芳草离离,祥云朵朵;听飞瀑訇訇,鸟语嘤嘤,梵呗声声;沐泠风习习,霞晖片片,烟雨霏霏,不禁嗒然丧我,世虑顿销,超逸之情化作白云飘荡,虹霓散彩。次品斯作,美在清旷。艺术的禅境是对时空的超越,艺品意象既暗示悠久的时间,仿佛刹那中见终古;又暗示广袤的空间,仿佛于微尘中见大千。品赏斯作,那如游丝飘荡、如翠蔓摇曳的牵丝引带仿佛把我们的心带到春天的原野,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蓬勃生机;那长虹饮涧、白云卷舒的抒情长线,仿佛把我们的心带向遥远的天际,让我们片刻之间成为姑射之仙;那如苍松迎风、如真人啸歌、如佳人凝望的瑰奇意象,或把我们带入黄山之巅,或把我们带入衡岳之麓,或把我们带入青枫浦畔,使我们胸次开阔,神明清远。
又品斯作,美在高华。斯品意象至纯至幽至静至雅,那灵性的线条,或高古,或狂逸,或灵秀,或清雄,从百家中来而又纯然为一,让我们仿佛看到清泠的禅意化作涓涓的细流从毫颖汩汩流出。结体或大或小,或欹或侧,或纵或敛,或妍或媸,象随意生,境随情现,那生命之气,书卷之气,充溢于字里行间,和谐之至,清纯之至,空明之至。从整体意象而言,我们仿佛坐在飞机上,观赏那琼楼玉宇的景色:飘荡的白云如棉,如絮,如雪,如盐,为丘,为垤,为陇,为山,为溪,为渊,为江流,为原野。复品斯作,美在飞动。草书是生命精神的艺术表达,力感势感是构成书境之美的本体元素。心性的修炼,技法的淬砺,灵感的触发,思维往往进入自由无羁、圆融无碍的至高之境,那柔中寓刚的飞动之势如蛟龙盘游,蜿蜒轩翥,鸾凤翱翔,骏骥腾骧。兹篇有异于书家的其他大草佳构,没有惊雷急电,没有暴雨狂风,没有长鹏击水、雪浪如山,而多有春花妍笑,修篁袅娜,百鸟鸣叫,似见灵猿腾于高木,山溜奔于幽涧,鸿鹄翔于远空,意象的飞动反衬境界之幽静。又仿佛把我们带入无边的大海,夜色茫茫,海天一碧,月明星稀,云淡天高,海鸥时掠时起,出没烟波;长鲸休憩,惊涛不涌,时见老鱼吹波,瘦蛟腾浪,豚首、象鼻、芒须、针尾之俦,折甲、曲牙、逆鳞、反舌之属,掩沙涨,被草渚,浴雨排风,吹涝弄翮,万类的动更衬托了夜阑的静,让我们一切一切的烦恼仿佛片刻之间荡然无存,尽化醍醐。
斯品含宏万汇,囊括万象,莹然而淡,渊然而深,悠然而远,确为罕见的峰巅之作,是我们时代瑰玮璀璨的艺术奇葩。幽意难言,感此而作:
之一
唐僧求道去西天,劫难遭逢十七年。
一诵心经驱执着,挂帆碧海渡深渊。
之二
智慧澄明贵养心,何须方外觅幽林?
观书参悟龙蛇动,犹听王维月下吟。
之三
艺境须求静与空,纤埃荡洗得渊冲。
真如灵性依稀见,一朵芙蓉出水中。
之四
静极生神逸气流,山花藤蔓意悠悠。
修篁带雨和风袅,白鹭青鸢碧落游。
之五
游心散氏汉家碑,旭素相携沐晓晖。
写到忘情忘我处,梦乘灵羽九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