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开悟了吗为什么读王阳明心学像是进入

2023/2/7 来源:不详

早期白癜风可以治疗好 http://m.39.net/pf/a_4762337.html

王阳明是明朝人,说到明朝,我想到的是“集大成”这几个字,这是古代封建社会最巅峰时期吧。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看我举几个“粟子”:在医药方面有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著作《本草纲目》,地理学家徐霞客写的《徐霞客游记》,还有官方编辑的《永乐大典》(这个后世流传损坏大部分)。这里有个神奇的地方就是各种学术研究都是非常广大而且全面。王阳明”心学“也带有很明显跨学术界的味道,我总是读起来像看佛家经典,只是王阳明更加世俗化,接受他的观点更加直接明了。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这几个观点是王阳明先生”心学“体系核心思想,所有描述王阳明先生的文章,反复都会提到这几点。

先说“心即理”这个观点,和佛家讲的”照见五蕴皆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意识和物质融为一体,又相互转化是一样的。王阳明还提过”心外无物“的观点,这也是佛门反复强调的物质世界都是不真实,具有”空性“一面是同样道理。

”致良知“说的这个良知是人性的本体,是原本的东西,每个人都具有的天性。王阳明先生所说良知是并不是现在所解释的良心,这个良知是没有偏见,贪欲,不偏不倚的本性。如果人人都”致良知“这个世界就没有那么多的纷争和矛盾。提到本性,佛家也有这样一个核心就是”阿赖耶识“,大家都能背诵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都是讲这个道理。如果要理解这个良知,去致这个良知,《心经》解释的非常清楚。去照着本性做事,不起心动念谋取私立,就是“致良知”。这个听起来非常简单,也非常难,佛家也难出几个圣人,这个世界真正应证的还是那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所有读书人在浩瀚书海中寻找的君子标准,王阳明“致良知”三个字挑明了方向,就看去不去做。

第三点”知行合一“,讲的是认知意识和行动是一体,不可分开的。认识意识就是”心“,”心“所在处,行动才能展开,”心“和行动合在一起才会发生作用。在《楞严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曾问阿难尊者心在何处,阿难曾七次猜心所在的地方,他一会儿说在身体内部,外部,眼睛上,一会儿又改变说心在有暗就藏起来有窍则明之处,还有心随有,在中间,无所着处。这些猜想都被释迦牟尼佛所否定。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这不在那,那在哪里呢?王阳明就挑明白了,在“知心合一”处,不是哪个方位上。事实上认知意识本身和物质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开的,正因为心遍及认知的一切,行动才能遍及一切。

儒、释、道三家在历史上对读书人有相互影响的作用,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源头所在,同时也推动古代文学,哲学,伦理等各种文明学术的发展。所以读王阳明学术思想著作也比较有意思,他的思想和佛家思想有很多共鸣的地方,在儒家和释学两方面都有研究的人会发现,他的思想和佛家经典有互为应证,相互解答的妙趣。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35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