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教中影响力深广
2022/10/26 来源:不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佛教中影响力深广的一部经。
《心经》全文字,字数虽少,文义精炼。
全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包含了佛教的核心内容,是打开佛法大门的一把钥匙,是修习佛法的纲领,也是帮助我们观照宇宙人生真相的大智慧。佛教信众即可将本经用于教理的学习,亦可用于指导修持。
从教理上看,《心经》是佛经般若部的精华,并对《大般若经》的“空”思想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即“一切法无自性”,就是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依赖一定的条件而产生并存在,其存在的条件消失,事物也就不存在了,
从修持上看,《心经》可用作禅观的指导,也可用于日常课诵。禅修的基本方法是“止”和“观”,止是培育定力,观是培育智慧,在修持上要求观空一切,即身心和世界皆空。
从诠释系统看,主要有两个方向。
一是本于《解深密经》三时说(小乘有教、大乘空教、大乘中道教)的解释方向,是继承了印度佛学的解释传统;
二是本体论(彻底破执呈现本体境界)的解释方向,是发挥中国佛学特色思维的解释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