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学处持诵楞严咒的六大作用
2022/10/8 来源:不详白癜风有外用药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8/5940527.html楞严咒破魔显正的作用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但很多人仍有疑惑而没有去实修楞严咒,比如:1、放不下“冤亲债主”,因为听某些人说不超度冤亲债主,好像修行就有障碍。2、要超度亲眷,但似乎从来没有听说过楞严咒有超度的作用。3、学佛总有所求,但好像没有听说过楞严咒也能所求如意。4、都知道自己业障深重,但自以为楞严咒没有消业的作用,殊不知楞严咒消业更殊胜。5、放生时是否可以给生物加念楞严咒。6、老听某些人宣传念佛才可以往生,没听说过念楞严咒能否往生。上面的疑惑,大家可能或多或少都有过,那咒语到底有什么作用,持诵《楞严咒》又有什么作用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陀罗尼,即咒,又称为总持,意思是持善不失,持恶不起。持了它,即可不失善念,不起恶行。它是诸佛菩萨修持得果的心要,也是他们独特的精神口令,日日持诵,长久薰修,自然能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
它也是唐玄奘于译场中所提出的五不翻之一。不翻,就是不采取意译,直接使用音译。陀罗尼,正属于此五大项不翻的状况之一。
为什么不翻呢?第一,它是秘密语,一种独树的口令,含藏了每一尊佛菩萨修证的心髓。同时,也是一类音声法门,直接透过音声的共振与佛菩萨相应、共感。是拍给诸佛的电报系统。第二,陀罗尼的每一个字、每一个音,皆含藏了无量义。无论翻出哪一个,皆只是它的一个断片,也皆无法涵盖它的全貌,以及深广的指涉。因此,翻译永远是挂一漏万,残缺不全的。因而,不翻,始能周全涵摄所有。正如我“圣严”,这个字词该怎么翻呢?无论如何翻译,皆很难表达我个人的生命全貌。但若直接唤圣严,便很清楚了,就是指涉我这个人,而非其它。所以,历来咒都保留梵文原音,采取直译。由于直接译音,自然随著各地区的口音、习惯与表达的不同,会有些微的误差。
然而,持咒贵在于行者的虔诚。只要一心专注,虔心持诵,诵至一念不生,便自然能感受到内在的定静安和,也自有心莲启绽。要点,也仅是持之以恒,念念相续,不忘不失。将每一次的持诵,皆当作一次虔心的呼唤与祈请。
明白了咒语的来历,那持诵《楞严咒》有什么作用呢?除障
至心持楞严咒不用再去执着所谓的冤亲债主了,它们不会再来障碍你了。学佛本来是要放下执着,但很多人反而多了一个执着,执着于冤亲债主!相信很多学佛人还在患得患失,比如是回向给冤亲债主,还是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若不回向给冤亲债主,他们是不会障碍我,等等疑惑,放下这些纠结,那就诵楞严咒吧!如楞严经所云,诵此咒已,如是重业,犹如猛风吹散沙聚,悉皆灭除。诸佛如来语无虚妄,只要你肯至诚去念咒!
超度
摄受护念历劫亲眷,是为大孝!
十方如来。行此咒心。能于十方摄受亲因。令诸小乘闻秘密藏。不生惊怖。
十方如来持这秘密咒心,能于十方世界,摄受护念,历劫以来的亲戚眷属,又能令一切小乘人,听到如来藏心的秘密**,不会惊疑恐怖,还会回小向大。
求愿
复次阿难。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忆念斯咒。或能身上带此悉怛多般怛罗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复次阿难,假若有女人,久婚不孕,没有生男育女,如欲求孕,只要用至诚恳切的心来持诵这大白伞盖神咒,或者书写佩戴,便能生育具有福德智慧的男女。欲求果报速圆满者。速得圆满。身命色力。亦复如是。欲求福德果报,速得圆满的,便能速得圆满成就,若求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形色端正,亦能一样如愿。消业
阿难。若有众生。从无量无数劫来。所有一切轻重业障。从前世来未及忏悔。若能读诵书写此咒。身上带持。若安住处庄宅园馆。如是积业。犹汤销雪。不久皆得悟无生忍。阿难,如有众生,从无量无数劫以来,所造轻重业障,从前世带来,还未能及时忏悔的。假若能至发至诚心,恭敬读诵这佛顶神咒,或恭敬书写,或身佩戴奉持,或供养于自住的庄园馆宅中,那么,这些多劫以来积聚的宿业,就如雪遇沸汤,即时溶化,既然宿障消除,正定现前,则不久之后,便会证得无生法忍。放生
放生仪轨也可以加入楞严咒。十方如来。依此咒心。能于十方拔济群苦。以前有这样一个事例,放生的师兄只念楞严咒,发现被放的物命在水里跳的特别欢快。很多初学师兄不会诵全咒,可在仪轨中加入楞严咒最后的咒心,只要诚心诵持,一样可以发挥楞严咒的效用。而且,通过每次放生,把楞严咒的种子也给参加的人种下了,弘扬正法,功德无量!往生
诵楞严咒的人,命终之后随愿往生十方国土此诸众生。纵其自身不作福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诵持《楞严咒》的众生纵然他自己不做什么福德,十方如来所有的功德都给这个人,就能常常生在佛出世的时候,和佛一起熏修!命终之后,可以随自己的愿力,往生十方任何国土,把功德回向法界众生早证菩提,功德无量无边!福慧念佛堂
修学理念
提倡弥勒精神专修弥陀净土
和谐四众弟子促使普世光明
修学基础
破迷求开悟弃邪而归正
修学方法
承担大众以了生放下万缘以脱死
现世以菩提为路命终以净土为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