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的阴间与阳间
2022/9/24 来源:不详从小到大,“阴间”在我脑海里的定义就是“人死后要去的地方,鬼的世界。”阴曹地府,离不开阴森与恐怖。最厉害的角色是掌管人间地狱众生灵寿命生命的阎王,民间常有“阎王叫你三更走,谁敢留人到五更”的说法,可见权力之大。他的手下有“黑白无常”、“牛头马面”两对鬼差。传说人临终前会胡言乱语,就是因为他看到了鬼差,知道自己要走了,心里害怕,所以才会反应异常。
想起我外婆走之前两天,听照顾她的大姨说的那些反常,一直很安静在床上躺了很久的外婆突然深更半夜嚷着要起来,她要下地去走走,分明就是一种提醒,也似乎在佐证这个传说。而高僧大德,都能预知自己圆寂的时间,提前做好准备。
也许因为“阴”这个字,给人的联想不是那么阳光,“这个人很阴险”“阴毒”“阴谋诡计”等等,除了病人喜欢检查指标上的“阴”,其他的能找到喜欢“阴”的理由好像真的不多。
风水轮流转,没想到这几年,“阴”和“绿”成了我们的心头好。一旦沾上“阳”,无疑五雷轰顶,尤其在年春天的上海,从人人羡慕的大都市到恨不得长出翅膀立马逃离的可怕“魔”都。相比之下,我们已经非常幸运,但大家对“阳”的恐惧心理大同小异。一个黄码,就让多少人夜不成寐,惶惶不安,唯恐那粒灰落到自己头上变成一座山。所以,积极配合做核酸,恨不得24小时戴口罩,每次看到结果显示是“阴性”,保住了绿码,这悬着的心总算暂时放下来。然后,等下一次的核酸证明。实在是怕了,怕突然发作某种急性疾病,却因医院大门。运气好的,捡回一条命,运气差的,眼睁睁只能等死。
阳间,什么时候变成这个样子?太不正常了。
哦,我们坚决不能要“阳”这个字,那就称为“阴”间吧。全民皆阴,不就是“阴”间嘛。至于那些不幸感染者,他们被集中送到一个叫方舱的地方,由于大家都属“阳”,于是就被称为“阳”间。
“我要饿死了,我想去阳间当志愿者,听说那里包吃包住。”
“阴性的医生累倒了,阳性的病人们快速跑过来,抬起医生去救治。”
“一群疲惫不堪的医护把一堆濒医院外,守着病房里生龙活虎的无症状感染者刷手机。”
……
这是段子吗?是或不是,各自去判断。
早上看到一个视频,一半是被强制按下暂停键的空寂街道,冷冷清清,上面写着“阴间”;另一半是热闹的方舱,男女老人在那里又唱又跳,非常开心的样子,标注“阳间”。
好像搞反了?
认真一想,没有搞反啊!阴间,不就是这个样子的吗?不然何来“死一般寂静”的形容?阳间,本来就充满了人间烟火味,有哭有笑,充满活力与希望。
只能说是颠倒了。
是的,颠倒了。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还是默念一遍《心经》。
愿这多灾多难的人世间早日恢复阳间的喧闹,不要一次次去惊扰阴间的平静!
愿天下无疫,山河无恙,我们依然像过去一样热爱那些跟阳有关的词汇,心有阳光,无所畏惧……
如在天涯谢谢您的赞赏,我会继续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