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精简佛学篇,让你轻松学佛法,了解如来
2025/6/2 来源:不详现在学佛的人,现实当中不懂什么是佛法,迷信的多!人们去到庙里烧香拜佛、许愿供养,都是为了什么?大多数为了升官发财、求保平安。神佛不分这样学佛就错了,佛法是师道你把佛菩萨当作神明去膜拜,那就是迷信。我们遵从经典上的教诲,把我们错误的想法、看法、做法通通纠正过来,这就是佛菩萨保佑,佛菩萨对我们的加持就是经教。你真正依教奉行,真实的利益从哪里来?不是佛给我们的,是我们自己修得的,想要离开经典,烧香拜佛求佛菩萨保佑,没有这回事。
开经偈上讲“愿解如来真实义”,这句话非常不容易。首先佛门里面天天念回向偈“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我们先来了解这四重恩,第一个就是“父母恩”。第二个是“老师恩”,佛门中的老师是佛菩萨,自己成圣成贤、断烦恼、开智慧、了生死出三界。佛家谚语有一句话讲“一子成佛,九祖升天”。这是真报父母恩,自己修行有成就,过去家亲眷属都沾光,我们的智慧得益于老师的教导。第三个是“国家恩”,古人讲食毛践土。第四个是“众生恩”,一切众生对我们有恩,这是为何?人在社会当中,离不开人群众生,我们吃穿住行,所有社会一切大众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都有恩德。古人讲“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观世音菩萨大家再熟悉不过,《般若心经》头一句“观自在菩萨”,到底何为观自在?“观”就自在了,离开妄想、分别、执着就是观。平时处事待人接物,用的是妄想、分别、执着所以没有观,观是智慧,没有观是烦恼。我们用烦恼面对外面的境界,对人事物都用烦恼、情执,所以我们虽然学佛,但只是“名字即佛”,有名无实,功夫不得力。如果我们真肯学,舍弃妄想、分别、执着用观照功夫就得力了,就提升到“观行即佛”。
修学佛法最终目的是为了开悟证果。那什么叫证果?到底是什么样的?“证果无有形式上下好丑之异”。古人有个比喻,以金做器,器器皆金。我们用黄金造个佛像、造个菩萨像、阿罗汉的像、天人像、阿修罗像、畜牲像、鬼像、地狱像,这些通通是黄金做的,摆在面前,这些像重量相等,价值也平等。
在佛对眼里看这些法界看到的都是金,形式上下好丑之异没有。原来一切像都是一个像,是黄金造的像,这就真正清净平等,完全平等,没有丝毫差别。我们凡夫看到了有差别,凡夫着了相看到佛给他恭敬供养;看到罗刹,赶紧远离他,凡夫心不平着像。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不着像了,全是纯金,纯金就是自性,纯金就是真心,通通真心所现哪有差别?
佛法教学从哪里下手?一般人“我执”深重,所以佛法教学从无我下手。《金刚经》上前半部所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个是真智慧,我们认为四相都有就错了。后半部意思就更深了,不但相是假的,念头也是假的,“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那是法身菩萨的境界。凡夫是还有我、人、众生、寿者,这是迷失了自性,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就从佛的境界变成了六道凡夫。六道凡夫跟佛是一体,不迷就成佛,不觉悟就是凡夫,如果真正能体会到这个意思,才真正算是有一点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