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媚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析后感
2025/1/23 来源:不详北京中医白癜风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1/5419382.html
记得首次接触《心经》是三年前,已经想不起来那时候是因为什么原因去认识《心经》,只记得特别喜欢听印能法师所唱的心经,每天反复的听数遍,自然也就记住了。
我始终觉得今年是不太平的一年,国内疫情防控结束后,远在他乡的父亲和母亲也几次传来身体欠安的消息。我知道父母其实一直都是体弱多病,但今年尤其严重,让我作为女儿的我无可奈何,忧心忡忡!当有次父亲打电话告诉我他和母亲身体又出现状况的时候,我除了让他们看医生外,身在千里之外的我只能潜心祈祷,那么一瞬间突然想起来《心经》,虽然会背,但其中含义却不懂得,无奈之下我前去附近九曲庙拜佛为父母祈福,希望能为他们消病去灾。
庙里的师父非常慈悲大爱,告诉了我许多和因果轮回,我也只是简单听听,并没有过多去认识与参悟。只觉得简单的烧香拜佛就可以消灾解难了。
说起来我还真的与佛有缘,许久没去九曲庙,以为也不会再接触与佛有关的东西,直到后来有一天和师父结缘。师父是一个非常有大智慧的人,道、佛、儒三大思想他都无一不精,博学多才,师父总会发一些资料给我看,让我潜心修行,修身养性。有一篇资料就是《图解心经》,当时看到是图解,觉得特别有意思,就仔细的翻阅了起来。
看我之后恍然大悟,让我真正的认识了《心经》
《心经》中有这么一句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组成了人的一切。只要一个人能做到五蕴皆空,他的一切苦都不会存在,他才能究竟涅槃。“照见五蕴皆空”简单的理解就是:放下!当你放下了一切,你就会发现,人的福德和智慧无量的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讲过“苦集灭道”。在对“苦”的讲解中,讲述了人有八种代表性的苦。除了生老病死之外,还有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放不下。
人避免不了生老病死,也是人必须承受的。除此之外,一个人的“怨憎恨、爱别离、求不得、放不下”的根源,就只有一个核心,那就是“放不下”。要想远离诸苦,就唯有放下放下!
《心经》中有一句:“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当你认为自己得到,其实都会不经意失去。或许你从来就没有得到过。
其实每个人人都是佛,若是世人能放下一切妄想执著,它就能显露出来自己本心的佛陀他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
但实际上人们已经习惯于沉迷于诸多幻象中,几乎没有人去认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无法明白其中的大智慧,也就无法认清对一切事物的根本认知。自然也就无法脱离痛苦。
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佛,都是有无上的智慧。这些无上智慧,被自己的妄想执著所覆盖、掩埋。
我很喜欢《心经》,但我并不清楚自己为何喜欢,其实这或许是受自己的无上智慧所感召,带来的一种下意识的吸引。当你不断地念诵《心经》,你的妄想执著,就会越来越少。
念诵心经时,脑海中的一切杂念,都随之消失,一切看不开的,放不下的,都能看开与放下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世间的一切,都是假象,都是虚无缥缈的,都是我们自己心里的臆想。仔细参悟,自然,能放下的,都会随之放下!还有什么会让你痛苦与烦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