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善知识,摩诃波若波罗蜜,最尊
2024/12/16 来源:不详###内容: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善知识,摩诃波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摩诃波若波罗蜜前头已经解释过了,就是大智慧到彼岸,通过大智慧到彼岸,所谓的此岸也好,由我们的心来决定的,着境生灭起,水有波浪就名为此岸呀?离境无生灭,波一平之后就是彼岸,完全取决于自己,其实没有什么彼此。最尊贵的,最上等的,最第一,没有比他再高的了,他这样去形容其实确确实实是如此,因为我们如果能识得自性,那没有比这样再好的事情了,生死是最大的苦,如果能了脱生死,那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但是大乘佛教呢,除了自度还要去度人,但是先要自度,我们说小乘佛教,他就是以修自己为主,包括密宗,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学密,也有学小乘的禅观,现在在南方很流行,包括国外,小乘的禅观非常流行,为什么流行?所谓的这种白领啊,所谓的这种城市的这种,人们能够通过禅修能够放松身心,就好比我们去站桩练气功道理是一样的,小乘的禅修呢,他也是以呼吸为主,但是呢,他是通过得到甚深的禅定,但是他在义理上,他没有太多的,不是说不精妙,有非常多好的地方,但是,他在见地上执著于这种修行,他知道生死也不好,这个世界是苦的烦恼的,但它不会转化,它就是一味地逃避,先修自己,所以说见地上是不对的,这个大家知道就行了。
包括密教,我师傅就曾经说过,当时他对密宗很感兴趣,得到了很多的很好的传承,但是他的上师就告诉他,说是还是汉地的禅宗是最高等的,是无上密,你要学密宗,真正的密宗就是禅宗,我们说现在红教里头最高的法是大圆满,白教里头最高的法是大手印,他们修到最后,因为包括大手印的法本我都有,但是呢,我自身的体会也好,包括我们老师说原来觉得还是密教有那么多仪轨,很神秘,能够求财得财、求富贵得富贵,能治病,会有神通,但是其实如果走偏了以后,反而就成了外道了,但是我们其实每个人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我以前学的时候也是想学一些比较所谓的神秘的,有这种很明显的校验的,其实人都是有功利心,但是后来慢慢发现还是禅宗的见地有了以后学什么都是一样的,如果真正能够做到了,在生活当中不管是什么样的境遇,你的心能够保持清明的状态,这个是非常非常的不容易得,比什么样的法都高明都高深,这是最难最难的,我们说打通大小周天也好什么也好,那些还不难,真正能做自己念头的主,是最难最难的。
下面“无住无往亦无来,乃三世诸佛从中出“,什么是无住无往亦无来呢?无住是指念头没有住,住就是执着的意思,我们平时做事情或者想问题往往就会住在上面,这就叫无住,这要做到无住,无往亦无来,没有往来,往来就有生灭,有往就有来,这就是相对法,我们说禅宗是不二法门,不二所谓的就是只有一,只有一也把它否定掉,他没有说叫唯一法门,大家仔细慢慢去体会,他没说叫唯一法门,他叫不二法门,不二是不是一呢?这个我们自己去慢慢的去参究,乃三世诸佛从中出,三世诸佛是指的是,我们不用说的太具体,你就理解成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从中出,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觉悟者全是从这儿来的,从这儿悟入的,并不是别的,都是自己修成的,也没有什么人去帮助你,也没有什么样的捷径,都是自己修自悟自修,都是发显出自性,而不是别的,三世诸佛,就是过去,现在,未来,那天我说到了,有时候人的心量一定要放大,很多人不理解这个所谓的过去,现在,未来,其实就和昨天,今天,明天是一样的,你把这个时间的观念延长,也就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也就是我们说的昨天,今天,明天,去年,今年,明年,你把它放大,人都是执着于能感受到的,其实你所谓的能感受到的往往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真正解脱,真正了悟的人会发现三世无非就是一念之间,也没有所谓的三世,也没有所谓的过去现在未来,无非都是现前一念,所以说所有的佛经,释迦佛所说的开头都是什么?一时佛在哪哪哪,不管是什么时,都是一时,就这一时,没有此一时,没有彼一时,就是这一时。
“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用大智慧我们不说了,前头已经说了很多了,关于智慧我们后头还会讲,打破五蕴烦恼尘劳,我们所有的烦恼尘劳归结起来无非就是色受想行识。色,我们说过就是一切能感知得到的一切的事物,一切的现象都叫做色,什么是受呢?由现象来产生的觉受,有感知,就是领受的意思,想,想就是由领受又产生了念头想法,行,就是它产生了相续,就是不断的积累,识,就是通过不断的积累就产生了我们所谓的意识,就是我们的经验对事物的判断,这就叫做色受想行识,这叫做五蕴,所有的烦恼,其实都是从五蕴当中来的,都离不开五蕴,但是只要用大智慧就可以打破五蕴的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什么是三毒呢?先说这个三毒,第1个为贪,就是贪心,以迷心对一切顺情之境引取不厌者,什么意思呢?就是以迷心不是悟心,对于一切顺情之境,所谓的顺情之境就是顺随你的喜好,顺随你的心意的境界,然后引取不厌,就是来接受、领受,不产生厌恶,这种就为贪,这就是贪得比较精准的解释。
什么是嗔呢?嗔就是嗔恚之心,就是愤怒嫉妒,对于一切违情之境起愤怒者,什么是伪情之镜呢?就是说一切不符合你的意愿的就叫做违情之境,不符合你的意愿的一切的人,事情,物体,什么吃的喝的穿的戴的,都叫做违情之境,起愤怒者,因为这个起愤怒就叫做嗔,里头包括我们说羡慕嫉妒恨,这些都在其中都属于嗔恚之心,什么是痴呢?就是心性迷迷糊糊,迷于事理之法者是也,对于事理不能够明了,往往很执着,不能够站在事情外头看待事情而是陷于事情的当中去想问题。
就和苏轼写的那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清楚的看待,因为身在此山中,你没有站在外头看,横看成岭侧成峰都是片面的,这种就叫做痴,变成戒定慧三学,也叫“三无漏学”,也就是说只有修这三学才能够圆满无漏,没有遗漏没有疏漏,才能够很圆满,这三学可以说囊括一切的法,囊括一切的善行,都在其中,什么是戒呢?戒就叫做防非止恶曰戒,什么是防非止恶呢?不要作恶的,不要迷于假象,这都属于戒的范畴,再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规矩,就是法则,就是戒律。
说到这个戒律呢,多说一点就是,释迦佛在定戒律的时候,佛教的戒律当然我们道家也有戒律,儒家不说戒律,他也有它的道德的准则,是一个道理的提示,制戒的时候它是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比如说最简单的,我们说五戒:杀盗淫妄酒,原来呢,他没有这个酒,他这个戒律里头分的性戒和遮戒,性戒是绝对不能犯的,遮戒是什么是特殊情况可以开许的,你像这个酒他就属于遮戒,这个里头说起来就很复杂,但是咱们一定要知道,戒律呢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根据不同的情况,因为当时在印度,佛制戒律和在中国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到了中国以后呢,这个戒律产生了变化,但是戒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戒就不会有定,什么是戒?再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行住坐卧之间的规矩,也就再简单一点,叫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做什么都要有规矩,为什么离去规矩以后,你就是散乱的,通过规矩是来约束人的,不是所谓的违背人性,把人的这种本能本性都泯灭掉不是那个,恰恰是让你发显出你的自性和本性的,帮助你的,也绝不是禁欲主义和那个是两回事,戒我们简单的说到这,以后有机会呢再给大家具体的说,戒又叫做三千大戒八万细行,非常非常的复杂。
我们近代的著名的学者,著名的书画家,音乐家,教育家,李叔同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弘一法师,他就是我们中国律宗专门修行戒律的,叫南山律宗的一代中兴祖师,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南山律,就这个戒律,这些戒本,都是经过他重新整理过的,他对律学贡献是非常大的,他一生就是持戒非常非常之严谨,严于律己,但是宽以待人,大家注意,他说律己宜带秋气,秋气就是秋天的气息,肃杀之气,这是对自己的,处事宜带春风,原话是不是这样我记不清,是这个意思,就是待人,做事的时候要有春风的感觉,给人以温暖,简单的说就叫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是这样的,不是现在很多人学佛的也好,学什么所谓的国学传统文化,就是拿着手电筒天天在照别人,从来不照自己的问题,这种人是最可恨的人最讨厌的人,这是戒。定就是禅定,息虑静缘曰定,把我们的思虑息掉,息就是停下、止息的意思,缘就是外界所有的条件,所有的条件静缘,让他这些条件都停下来,不要和外界产生接触,这个叫做定。
这是普遍的说法,但是禅宗里的说定叫“内不乱为禅,外不乱为定”,只要我们心不跟的外头的境界跑,静的时候不跟着自己的念头跑,就为禅定,普遍的说,所有的法门包括站桩持咒,只要是收心的摄心的,让你能够把思虑能够相对的停止下来,然后呢,能够静静的在那个地方待的,都为禅定的法门,都为定,但是不叫禅,和禅宗的定还是有区别的,这是普遍意义上的定,当然这个也囊括的很多了。什么是慧呢?破惑证真为慧,破除迷惑,最后能够证到真正的自性,这样就叫做智慧,大家注意,叫做证真,真不是想来的,不是变来的,而是证来的,这个词非常的关键叫做证真,我们说禅也好道也好,都是求证的,不是说虚的,嘴上说的,叫做信解行证,由信而生解,理解,由解而行,去实践,然后最后证,返回来呢,你证越多一分你信的又深一分,然后又去理解一分,理解一份以后又去证,证的又多一分,返回来这个行又能够深一分,所以它是互相影响的,它是一个求证的过程,真理不是辩来的,西方的哲学都是辩,然后在思考在琢磨,你得有方法。#六祖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