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所说的空到底是什么悟透了你就解脱了

2024/9/15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61223/5153151.html

“空”这个字在佛教里面拥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常说四大皆空,那么空到底指是什么呢?有两部经,是我们中国老百姓最司空见惯的,一部是《心经》,一部是《金刚经》。《心经》里面开篇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可见五蕴皆空者,能度一切苦厄。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而“蕴”是和合,汇集的意思,通俗的说,五蕴就是眼睛看到的,苦、乐以及不苦不乐的情绪,心中的念头,贪嗔痴诸如此类的行动,以及我们通过身体和思维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这一切的汇集。

空是指什么都没有吗?我们都能切身体会,人只要有呼吸,活着,就会一直对身体和外界起各种反应,你会有冷热感觉,你永远都听得到你的心跳,你的永远都会听到各种声音,哪怕你坐禅到了绝对的空灵,你依然听到到你的心跳以及耳朵的嗡嗡声。这是我们人体生理必然的反应,是无法克制的。也就就是说,只要你活着,你就无法得到究竟的空。

既然如此,那么如来为什么要叫我们照见五蕴皆空呢?难道我们凡夫就永远无法解脱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否则大家还学什么佛呢?

而在《金刚经》里面,如来告诫须菩提,“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们都知道,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他不会信口雌黄,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那么,如来说的空,到底指的是什么呢?《金刚经》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的,“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些福德不是固定的,所以如来说福德多。这已经揭示了空的真谛。

现实中,我们很容易理解,比方说,你把一剂对症的良药布施给一个病人,病人从死亡边缘活了过来,你的福德毫无疑问是非常的大的,但是,如果你把这一剂良方布施给一个健康的人,叫他吃下去,或许你还会害了他的性命,因为他没有生病。可见,布施这一剂良方的结果,是针对不同的人而说的,布施对了,就有功德,错了,就造业了。

这一剂良方,它本身有没有好坏呢?回答肯定是没有的,它仅仅是针对不同的人而起到好或者坏的作用,它本身是中性的,不好也不坏。

一条毒蛇,它的毒性在我们人类看来,它是有害的,因为它会伤害我们,但对于毒蛇本身来讲,毒性却可以保护它的安全,让它生存延续下去。可见,毒蛇的毒性也是中性的,它针对不同的对象显示不同的性质。

讲到这里我们应该已经明白,其实如来说的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万事万物都是中性的意思,他包含了三重含义,一,同一时刻,事物对不同的对象呈现不同的性质(好或者坏或者不好不坏);二,不同的时空,事物对同一对象会起到不同的性质(以前好现在不好,或者以前不好现在好);三,一切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比方说,一个女孩,不喜欢你而喜欢另一个人;这个女孩,以前不喜欢你,现在很喜欢你,但终究,你是你,她是她,百年之后一场空。

当我们遇到困难,遇到痛苦,遇到挫折,遇到各种的烦恼,亦或者我们感到快乐,感到幸福,感到事事顺心,这都是我们的心对境遇的作用,这些困难,痛苦,挫折,开心,烦恼,幸福,顺利都是就我们本身而言的。你痛苦了,或者有人得到了快乐,你顺利了,也许是建立在别人失败的基础之上呢?学佛,就是学会放下,不悲不喜,至少也要充满喜悦之心。

人之所以贪嗔痴,就是把一切情绪以自我感受作为源点,一切由心造,陷入自我的烦恼中去,这就是如来说的愚痴。

所谓的空,就是去掉贪嗔痴的妄想,跳出自我的怪圈,从更高层次的角度观察这个“自我”,以中性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切,不悲不喜,以般若的智慧来灭度之。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79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