瘗鹤铭与石门铭的对比研究
2023/5/21 来源:不详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谢高模
纵观书法史,我们知道一种书体及书法风格的形成,是具有地域性和文化语境的,比方说魏碑,就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一带,特别是在河南与山东地区尤为集中,虽然多为纪功颂德,但与佛教密切相关,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例如《曹植墓碑》、《泰山金刚经》、《张猛龙碑》、《郑文公碑》及诸多龙门造像记与墓志铭。
魏碑是汉隶向楷书转化过渡的一种变体,其结体特征主要有两类,即斜画紧结与平画宽结,由于其鲜明独特的风格在书法史上稳定地维持了很长时间,因此被定义为“魏碑”。
然而,在江南自《瘗鹤铭》的出水与《爨宝子碑》的出土,人们发现,魏碑并不是黄河流域的专利。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瘗鹤铭》的风格近似于《泰山金刚经》与《石门铭》。
可以想见“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与龙门石窟和泰山金石峪有太多的禅意联系。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曹植墓碑》。
鱼山曹植墓,位于山东省东阿城南黄河北岸,
《三国志·曹植传》载:曹植被封到东阿王的时候,曾经“登鱼山,临东阿,喟然有终焉之心,遂营为墓。”这一年,曹植才37岁。4年后,一代才子曹植终于病逝于东阿,终年41岁。年3月,在曹植墓中发现一块阴刻铭文砖,内容为:“太和七年三月一日壬戍朔,十五日丙午,兖州刺史候昶遣士朱周等二百人作毕陈王陵,各赐休二百日。别督中王纳主者、司徒从椽位张顺。”这里的太和七年,应是青龙元年(公元年),所以记太和年号,可能是刻这块砖的人不知道皇帝已经改了元。曹植是太和六年十一月去世的,墓葬在4个月后完成,负责此项工程的人同时得到了休假天的奖励。
曹植墓碑原立于曹植墓前,后被淹没到大清河(今黄河)中,到清代捞出,并于光绪二十五年建造碑楼保护。从碑文内容可以了解,该碑是曹植十一世孙曹永洛所立。曹永洛在北齐皇建二年(公元年),奏请皇帝批准,在曹植墓前复建祠庙,祭祀曹植。
曹植墓碑》由灰白岩石雕凿,高厘米,宽厘米,碑文22行,共字。其字体以楷书为主,夹杂有篆书和隶书,整体风格呈现出一种由魏碑向楷书转化过渡的特征。这种亦楷亦隶亦篆的书体,被后人称之为“破体”,在中国书法史中鹤立鸡群,标新立异。
下面我们来解读一下《石门铭》。
《石门铭》全称《泰山羊祉开复石门铭》,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正月刻,由太原典签王远书丹,武阿仁凿刻于陕西褒城县东北褒斜谷石门崖壁。汉中褒谷口是褒斜道最险要的隘口,绝壁陡峻,山崖边水流湍急,很难架设栈道。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下诏在最险之处开凿穿山隧道,历时六年而成,古称“石门”。东壁长16.5米,西壁长15米,南口高3.45米、宽4.4米,北口高3.75米、宽4.1米,隧道与栈道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褒斜石门是世界上较早的人工交通隧道之一。后汉开凿石门道破废,崖文记述了北魏重修褒谷道的原因、经过与结果,传颂梁秦二州刺史羊祉“诏遣左校令贾三德”重开褒斜道的盛举。
《石门铭》全文融记事、颂功、写景和抒情于一体,是石刻铭文的代表作,故书丹、凿刻在当时也是有意识请书法与凿字高手完成的,这从崖文中也可看出,崖文地处陕西褒城石门东壁,而书丹为“太原郡王远”,凿字为“河南郡洛阳县武阿仁”,并且留名刻记于崖文题记中,可见王远、武阿仁的艺术业绩虽不为历史所记载,但其高超的艺术作品正昭示了他们在当时就为社会认同的艺术高手。
古代汉中地区是南通川蜀、东控襄樊的交通要道。汉代以后此道即屡通屡坏。北魏时梁、秦二州刺史羊祉,重开此道。为了表彰羊祉及参加此项工程者的功绩,故有此刻。康有为将其列为“神品”,云:“石门铭飞逸奇浑,翩翩欲仙,若瑶岛散仙,骖鹤跨鸾”。
石门铭:此门盖汉永平中所穿,将五百载。世代绵迴,戎夷递作,乍开乍闭,通塞不恒。自晋氏南迁,斯路废矣!其崖岸崩沦,涧阁堙禠,门南北各数里,车马不通者久之。攀萝扪葛,然后可至。皇魏正始元年,汉中献地,褒斜始开。至于门北一里西上凿山为道,峭岨盘迂,九折无以加,经途巨碍,行者苦之。梁秦初附,实仗才贤,朝难其人,褒简良牧。三年,诏假节龙骧将军督梁秦诸军事梁秦二州刺史泰山羊祉,建旟嶓漾,抚境绥边,盖有叔子之风焉。以天险难升,转输难阻,表求自迴车已南开创旧路,释负担之劳,就方轨之逸。诏遣左校令贾三德,领徒一万人,石师百人,共成其事。三德巧思机发,精解冥会,虽元凯之梁河,德衡之损蹑,未足偶其奇。起四年十月十日,讫永平二年正月毕功。阁广四丈,路广六丈,皆填溪栈壑,砰险梁危,自廻车至谷口二百余里,连辀骈辔而进,往哲所不工,前贤所辍思,莫不夷通焉。王升履之,可无临深之叹;葛氏若存,幸息木牛之劳。于是畜产盐铁之利,纨绵罽毼之饶,充牣川内,四民富实,百姓息肩,壮矣!自非思埒班尔,筹等张蔡,忠公忘私,何能成其事哉?乃作铭曰:龙门斯凿,大禹所彰。兹岩廼穴,肇自汉皇。导此中国,以宣四方。其功伊何,既逸且康。去深去阻,匪阁匪梁。西带汧陇,东控樊襄。河山虽险,凭德是强。昔惟畿甸,今则关壃。永怀古烈,迹在人亡。不逢殊绩,何用再光。水眺悠皛,林望幽长。夕凝晓露,昼含曙霜。秋风夏起,寒鸟春伤。穹隆高阁,有车辚辚。威夷石道,驷牧其骃。千载绝轨,百辆更新。敢刊岩曲,以纪鸿尘。魏永平二年太岁己丑正月己卯朔卅日戊申梁秦典签太原郡王远书,石师河南郡洛阳县武阿仁凿字。
我们再来比较一下《泰山金刚金》。
《泰山金刚经》又名《泰山佛说金刚经》,著名摩崖刻石,刻于五岳独尊的泰山南麓斗母宫东北一公里处的花岗岩溪床之上。刻石南北长五十六米,东西宽三十六米,约计两千多平方米,是汉字刊刻面积最大的作品。
经文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原经文分上下两卷,三十二篇,字。《泰山经石峪》镌刻了第一篇至第十六篇,计字。因年月久远,加之溪水冲刷,沙石磨损,现仅存一千余字,四十行,其中还有未完工的半成品[双勾]字。《泰山经石峪》,无题记和刊刻年月,也无经主和书丹者姓名,因笔法与山东邹县尖山摩崖《晋昌王唐邑扈题名》相近,后人或以为唐邑所书;因又与山东泰安境内徂徕山《徂徕山大般若经》相似,该经上有“齐武平元年王子椿造”字样,因此后人又有推测为王子椿所书。清阮元《山左金右志》则作北齐天保间人所书。
今人考证为安道壹所书:安道壹为北齐时高僧、大书法家。他经历了北周“二武灭佛”之难,其佛教观点属禅宗北宗。
始祖达摩祖师被当权者毒死后,众僧侣为护佛法开始迁移,并改变以前由书经传播的方式,认为“缣竹易销,皮纸易焚;刻在高山,永留不绝”。故在迁移中把佛经刻于石崖之上,《泰山金刚经》是特定历史时期护法运动的产物,安道壹即是此时的主要书经者。
平阴一带有北齐刻经5处,安道一题名3处。安道一的书艺甚高,开一代新域,中外影响很大:“清跨羲(羲之)诞(韦诞),妙越英繇”。康有为、郭沫若都给予极高评价。日本书道协会建议中国书协应立安氏为“书仙”,以与王羲之“书圣”并驾齐驱。虽无确证,但多数专家认为,安道一应是平阴东阿一带人氏。
平阴县二洪顶北齐刻经有僧安道一题名
《泰山经石峪》字径多在50-60厘米之间,最小的也有30厘米,最大的是第六行第15字“今”,高49厘米,宽75.5厘米。《泰山经石峪》书体在楷隶之间,偶有篆意草情,古拙朴茂,静写安详,为历代书家所推崇,被冠以“大字鼻祖”、“榜书之宗”的美称。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包世臣在《艺舟双辑》中称“《泰山经石峪》大字与《痉鹤铭》”相近,而渊穆时或过之”.又云“《经石峪》大字,《云峰山五言》、《郑文公碑》、《刁惠公志》为一种,皆出《乙瑛》,有云鹤海鸥之态”。又云:“大字如小字,唯《鹤铭》之如意指挥,《经石峪》之顿挫安详,斯足当之。”
碑派代表人物之一清康有为《广艺舟双辑》鄙薄北齐碑,以为北齐诸碑,率皆瘦硬,千篇一律,绝少异同。唯对《泰山经石峪》推崇备至,说:“《经石峪》为榜书之宗,《白驹谷》辅之”、“榜书虽别有堂壁,要亦取古人大字精者临写之。”六朝大字犹有数碑,《太祖文皇帝石阙》、《泰山经石峪》、《淇园白驹谷》皆佳碑也”。“作榜书须笔墨雍容,以安静间穆为上,雄深雅健次之,……。观《经石峪》及《太祖文皇帝神道》,若有道之士,微妙圆通,有天下而不与,肌虞若冰雪,绰约如处子气韵穆穆,低眉合掌,自然高绝,岂暇为金刚怒目?”又说:“榜书也分方笔园笔,亦导源于钟、卫者也。”《经石峪》园笔也;《白驹谷》方笔也。然以《经石峪》为第一。其笔意略同《郑文公》,草情篆韵无所不备。雄浑古穆,得之榜书,较《观海诗》尤难也。若下视鲁公《祖关》、《逍遥楼》;李北海《景福》;吴琚《天下第一江山》等书,不帝儿斗率天人视沙尘众生矣,相去岂有道理计哉!”又云:“东坡云,大字当使结密无间,此非榜书之能品,试观《经石峪》正是宽绰有余耳!”
《泰山经石峪》所摩刻的内容是佛教的重要经典《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东晋时,鸠摩罗什译。按佛家之言:“金刚”既金刚石,光泽透明,不染尘埃,此经以金刚名为首,既取其尖利之义,就是说以金刚之坚,喻般若体,以金刚之利,喻般若用。“般若”是梵语,译为“妙智慧”。“波罗蜜”也是梵语,即“到彼岸”,佛家认为,众生因为受了一个我字的迷惑,日日就在烦恼苦海中,倘能从生死烦恼大海之中,渡到不生不灭,清净安乐之地,即到彼岸也,也就是脱离苦海。“经”字当作“径”字解,比喻修行的一条路径。
金刚经原包括在大般若经第卷中,佛家有经中之经《金刚经》之说,词有尽,理无穷。如来佛祖讲大般若经共六百卷,讲经的地方及法会的次数,计四处十六会,讲《金刚经》则是在十六会中的第九会,地方在中印度的舍卫城南边的给孤独圆。这个时代,大约在古代中国的周穆王九年。
《金刚经》约在前秦苻坚时期传译我国。据山东省考古研究所赖非先生研究认为:北朝大规模刻经则是从北齐废帝乾明元年[公元]开始,后主高纬时发展成高峰,直到北朝结束刻经仍盛而不衰。刻经受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佛教影响,主要集中在太行山东麓的邺城附近和山东的泰峄山区。泰山自古以来就是东方重要的崇拜中心。
当泰山地区成为山东的佛教中心时,其刻经作品主要分布在泰山西六十公里的洪顶山、泰山东南三十公里的徂来山,泰山南麓的经石峪,山东汶上县,宁阳县交界的水牛山,山东邹成东南十公里的峄山,郯城北的铁山、岗山、郯城东十三公里的葛山等九处。其中泰山经石峪刻石以字经大,刊刻面积之广,字数之多,书法之精良,对后世影响最大。
泰山金刚经大型摩崖石刻,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泰山中华书法名山的成功申报。泰山金刚经,刻于泰山斗母宫东北经石峪,总面积约平方米的自然石坪浮床上。清《金石录补》云:“泰山御帐坪之南有石经峪,石如平台,旧刻金刚经,字皆经尺。”泰山金刚经是现存摩崖石刻中规模空前的巨制。前人评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清康有为称之为“榜书第一”,包世臣惊叹为“洋洋大观”。
泰山金刚经是泰山佛教文化瑰宝,为国宝级重点文物。藏水下愈千年,后经发现,使泉水改道,方暴露出来。字径50厘米左右。原刻余字,因溪水漫流磨灭,现仅存41行,个字。残毁过半。第15行有十几个描红双钩字,整个石刻也未落款。所以,刻石书丹者成为千古之谜。仅泰山志书就有王羲之、王子椿、唐邕诸说。年,郭沫若来泰山留下了“经字大如斗,北齐人所书”的诗句。年第2期《书法》杂志刊载王恩礼、赖非文章认为,泰山金刚经为北齐东岭僧安道壹所书。
泰山金刚经,通篇文字气势磅礴,优游自如,若具仙姿。书法纵横遒劲,古拙朴茂,气势开张,笔势圆浑,结构宽阔自然,用笔安详从容,包容篆隶而妙化为楷,结体奇特,斜倚相生,富于变化,个性十足。人立于石峪四周山崖,俯视大字,发现如尊尊罗汉,肃穆端坐,稳如泰山,与整座泰山神韵完美融合。泰山金刚经是汉隶向唐楷过渡的一种书体,又称“隶楷书”、“经石峪体”。经刻中多有一些不常见俗字,“万”、“无”二字与现行通用简化字完全相同。因此,泰山金刚经是中华石刻艺术、书法艺术里程碑式巅峰之作,是研究我国书法历史演变和艺术成就的重要依据。我国历代金石、书法、鉴赏者视若珍宝。清杨守敬说,泰山金刚经“经尺之大书,如作小楷,此为极则。”清冯云鹏评价说,“入印泥画沙,草情篆韵,无所不备。”金刚经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众多书法家、学者、文人雅士对它进行学习、研究和考证。
最后让我们回到关于《瘗鹤铭》的话题上来。
瘗鹤铭》是原刻于镇江焦山西麓崖壁上的楷书书法作品、摩崖石刻,其书者传为南朝梁的书法家陶弘景。原石刻因山崩坠入江中,后打捞出,只存五残石,现陈列于江苏省镇江焦山碑林中。
《瘗鹤铭》书自左至右,原文12行,每行23字或25字不等,其内容是一位隐士为一只死去的鹤所作的纪念文字。此铭字体浑穆高古,用笔奇峭飞逸。虽是楷书,却还略带隶书和行书意趣。铭书自左而右,与碑不同,刻字大小悬殊,结字错落疏宕,笔画雄健飞舞,且方圆并用,无论笔画或结字,章法都富于变化,形成萧疏淡远、沉毅华美之韵致。
《瘗鹤铭》的书法艺术对后世影响很大,为隋唐以来楷书典范之一,被历代书家推为“大字之祖”。
《瘗鹤铭》
释文:
瘗鹤铭并序。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书。
鹤寿不知其纪也,壬辰岁得于华亭,甲午岁化于朱方天其未遂吾翔寥廓耶,奚奞仙鹤之遽也,乃裹以玄黄之币,藏乎兹山之下,仙家无隐我竹,故立石旌事篆铭不朽词曰:相此胎禽,浮丘着经,余欲无言,尔也何明,雷明门去鼓,华表留形,义唯髣髴,事亦微冥,尔将何之,解化厥土惟宁,后荡洪流,前固重扃,左取曹国,右割荆门爽垲,势掩华亭,爰集真侣,瘗尔作铭。
夅岳征君,丹杨外仙尉,江阴真宰。
《瘗鹤铭》是一位隐士为一只死去的鹤所撰的纪念文字。此摩崖原刻有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书。然对书者,历来众说纷纭,一直争论不休。这主要是由于铭文只书其号,不写真名,让人猜谜至今。主要观点有三:
一说为东晋王羲之所书,由唐人孙处玄所撰的《润州图经》最早记载,故而黄庭坚等学者认为出于王羲之笔下。在镇江,流传的也是王羲之所为,王羲之的妻子是镇江人氏,王是镇江之婿,再加上美丽的传说,故而《瘗鹤铭》出于其手,犹有一定的可信度。
二说是为南梁天监十三年(年)刻,南朝道教首领陶弘景所书。此说最早由北宋学者、书法家黄伯思提出,他认为陶弘景隐居茅山时,晚年自号“华阳真逸”,而铭文也颇有道教口风,此说宋代即得到大批学者认可,明清也有许多学者赞附。
三说书者为唐朝的王瓒。宋张邦基在《黑庄漫录》云:“观铭之侧,复有唐王瓒刻诗一篇,字画差小于《鹤铭》,而笔法乃与瘗鹤极相类,意其王瓒所书”。另外还有其它几种说法,如清程南耕以为是唐皮日休书,还有人认为是唐朝顾况等所写,对此也各有各的理由。
现代学者们虽倾向陶弘景说居多,但亦未能成定论。
《瘗鹤铭》与《石门铭》及《泰山金刚经》之间,无证是用笔还是结体都有深刻的门人在联系。下面,我们以《瘗鹤铭》与《石门铭》为例进行比较解析。
用笔特点:
《瘗鹤铭》用笔纯熟,体现出成熟楷书的书法特征,同时也体现出书写者很好的书法修养。用笔起收有致,撑挺劲健,多用圆笔藏锋,逆起圆收,饱含篆隶之意,故意趣高古。而在此基础上,北碑风格的方折用笔也间或出现,增强了其雄健之气,从而体现了《瘗鹤铭》“意会篆分,派兼南北”的风貌。而且,在用笔上,《瘗鹤铭》与《石门铭》颇为相似,豪逸古朴,深沉凝重,锋中笔圆,势若飞动。主笔往往伸得很开,意如荡桨行舟意境幽远。圆笔藏锋,钩挑沉着坚韧,不露锋芒,纯从篆隶变化而来。
结体特征:
《瘗鹤铭》与《石门铭》(包括《泰山金刚经》),都属于平画宽结。其结体宽博舒展,变化丰富。上下相衔,如仙鹤低舞,仪态大方,飘然欲仙,透出“潇远淡雅”的韵致。虽为大字,结体舒展却不松散,具有小字结体的谨严与法度,紧结茂密。同时,其结体由中宫向外作辐射状,宽博舒展,上下相衔,仪态大方,似散还合,平中求奇,尽具真率之情,或纵或横,得字之真趣,错落疏宕,气势宽宏。
《瘗鹤铭》在结字上着实独具匠心。苏轼云“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即大字的结构容易流于松散无神,黄庭坚则以此铭的结构作了回应,足见此铭书法结字之妙。每一字有每一字可以玩味的地方,无丝毫烟火尘俗之气。其平正稳健者如“鹤”“得”“纪”“流”等字,安闲肃穆,平稳持重;其开张放逸者如“禽”“朱”“外”“石”等字,大开大合,收放自如;其纵势疏放者如“事”“华”“篆”等字,体势丰伟,气度豪迈。另外还有一些颇不寻常的结字,极具艺术效果,其错位者如“胎”,其欹侧者如“丹”,其疏朗者如“浮”,其夸张者如“势”等,可谓独具匠心。
《瘗鹤铭》与《石门铭》的章法特点:
《瘗鹤铭》与《石门铭》都属摩崖刻石,造型不同于其他行列分明的碑刻摩崖字迹那样将字形大小规整统一,而是大小错落变化反差很大,有行无列,颇类行草书的布局之法。字体大小各异,灵活多变。萧疏淡远,寓华美于沉毅,凌空弄翰,得苍雄之笔力。朴茂雅致,字形活泼,使章法生动而和谐统一。整体气象浑凝古朴、舒展自然,运笔以圆笔中锋为主,弱化提按,在一个字中笔画的粗细对比并不强烈,但字与字之间有时却反差极大,如《瘗鹤铭》中“髴”字笔画之细,“禽”“固”“仙”字笔画之粗。转折视结构灵活变化,忽方忽圆,结字随意安排,忽大忽小,字形也略微倾侧,使得行气令字迹在上下左右之间相互映衬呼应,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匠心独运,浑然一器,整体感极好。
自《瘗鹤铭》面世以来,一直为文人书家所看重。
北宋书法家黄庭坚:曰结密而无间,《瘗鹤铭》近之;宽绰而有余,《兰亭》近之。又:大字无过《瘗鹤铭》,小字无过《遗教经》。
北宋书法家欧阳修:世以其难得,尤以为奇。
北宋文人苏舜钦:山阴不见换鹅经,京口今存瘗鹤铭,潇洒集仙来作记,风流太守为开亭。两篇玉蕊尘初涤,四体银钩藓尚青,我久临池无所得,愿观遗法快沉冥。
南宋书家曹士冕:笔法之妙,书家冠冕。
明代文人王世贞:此铭古拙奇峭,雄伟飞逸,固书家之雄。
清代文人何绍基:自来书律,意古篆分,派兼南北,未有如贞白《瘗鹤铭》者。
清代书法理论家王澍:萧疏淡远,固是神仙之迹。
清代书法家翁方纲:寥寥乎数十字之仅存,而兼赅上下数千年之字学。
现代文学家郭沫若:从字体上看,既有真书的形,又保留了楷书的基本笔法,反映了隶书向真书过渡的痕迹。
《瘗鹤铭》是南朝石刻书法中最具重要意义的石刻之一。其书法艺术对后世影响很大,为隋唐以来楷书典范之一,被历代书家推为“大字之祖”。
《瘗鹤铭》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碑刻,为书法石刻中的珍品。在焦山碑林的所有石刻中,《瘗鹤铭》为第一名碑。它是镇江焦山碑刻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文物。在中国众多的石刻中,唯有焦山《瘗鹤铭》和陕西《石门铭》被称为“碑中之王”。
自宋代《瘗鹤铭》残石被发现以来,历代书法家均给予其高度评价,对它的时代、作者、思想艺术性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北宋书法家黄庭坚的大字行楷作品受其启发颇多。现代书画家张大千更是因个人性格特征与《瘗鹤铭》透露出来的笔墨意趣及思想内涵高度契合,以《瘗鹤铭》为基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千体”书法艺术。
《瘗鹤铭》因其为南朝时代书法气韵,特别是篆书的中锋用笔的渗入;加之风雨剥蚀的效果,更增强了线条的雄健凝重及深沉的韵味。它既是成熟的楷书,又是领会楷书发展过程中之篆、隶笔势遗踪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为我们今天乃至未来的书法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参照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