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心经第一期心经的起源
2023/1/14 来源:不详欢迎来到得来联盟,看到就是学到,学到就是得到。得(第三声)来~
本期要给大家解读的是佛教里的一部经典——《心经》。
很多人抄写、读诵《心经》,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它本来并不是一部独立的经典,而是出自玄奘大师翻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maha-prajna-paramita-sutra,简称《大般若经》)。Da(第四声)bore(第三声)jing
在《大般若经》的“学观品”中可以找到与《心经》几乎完全相同的经句。由于《大般若经》多达卷,过于庞杂,为了普及,所以才将里面最精要、最核心的部分摘录出来,单独流通,因此而被称为《心经》。
《心经》既然是出自《大般若经》,那么它是于何时开始单独流通的呢?现在有关学者还没完全确认下来。
但从流通的版本来看,《心经》的最早单独流通时间应该是在公元5世纪初,这就相当早了。《心经》有两种流通版本,短的称为“略本”,长的称为“广本”。
较早流通的略本有两个:一个是后秦的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公元年-年);一个是唐代玄类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公元年)。所以,根据鸠摩罗什译本的翻译年代推断,《心经》单独流通的时间,应不会晚于公元5世纪初。
这部《心经》,在文字量上,只不过字。然而它所包含的意义,非常广阔。略则可收摄部卷的《大般若经》,广则可收摄如来所说一代的时教。佛所说一代的时教,其文义虽然浩瀚如海,实际研究起来,无非是要破除一切众生的执见而已。这部《心经》可说是如来破除执著的旨要,是一大部《般若经》的精华,是三藏的中枢,是众经的关键。故此经的重要性是值得人们研究的。
好了,今天的解读就先到这里了,欢迎收看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