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心经第二期心经和大般若经

2022/12/30 来源:不详

哪家白癜风能治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newslist_8_1.html

欢迎来到得来联盟,看到就是学到,学到就是得到。得(第三声)来~

《心经》和《大般若经》是什么关系的?先举个例子,就好比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孩子源于父母,是父母的浓缩。不知道这个例子恰不恰当。

《心经》的“心”字,梵文原意指“心脏”、“肝脏”,引申的含义为“核心”、“心要”,代表最精要的法义。因此《心经》是最精要的法义。

《大般若经》属于大乘般若类经典的汇编。是唐玄奘所译,一共有卷,内容是佛陀在四个地方进行十六次集会所记载的经文,即“四处十六会”。这是般若经总集中最完整的作品,其中涵盖了人们熟知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般若经》大概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一般认为最早出现于南印度,以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在贵霜王朝时广为流行,梵本多数仍存。

此经宣称大乘即是般若,般若即是大乘,大乘般若无二。它作为大乘佛教的基础理论,被称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其中心思想在于说明诸法“性空幻有”的道理。性空,指佛所说的一切法都没有实在的自性;幻有,指一切法虽然自性空,但并非虚无,假有的现象仍是存在的。认为世俗认识的一切对象,均属“因缘和合”,假而不实;唯有通过“般若”对世俗认识的否定,才能把握佛教真理,达到觉悟解脱。

另外,此经认为佛陀有真身和法身之分,法身也就是信仰者追求的最高真理或真如,人们通过修行的六种方法(六度),可以获得解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有机会的话,详细讲下这六度。

《大般若经》的诠释是以空性为主,而透过了解空性的道理断除烦恼障而得到小乘的涅繁,即声闻及独觉的菩提果位,也能够透过认识空性的内涵,再加上福德资粮的圆满,彻底断除所知障而获得大乘的涅擊,即无上菩提的果位。因此以了解空性这点而言,《心经》的字数虽然只有二百六十个字,却包含了《大般若经》的全部精义。同时也完整地呈现了重要的佛教核心概念。如:五蕴、六根、六触、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六度、究竟涅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

所以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心髓。将卷经文变成字实在太伟大了!但是小编还是比较喜欢读原著的。就算是译文也想读最早几个版本的译文。这样不太会遗漏任何内容,大家觉得读原著好还是精要好呢?

好了,今天的解读就先到这里了,欢迎收看下一期。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30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