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大师讲解实报庄严土,就是我们的常寂光
2022/11/21 来源:不详治白癜风的外用药 http://pf.39.net/bdfyy/bdfzg/150403/4603048.html
圆教初住菩萨,破无明、证法身。无始无明就是起心动念,我们很不容易体会,也可以说六道凡夫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体会不到,想不到这个事情,也说不出来,正是大乘教里面常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两句话就是说的这个境界。佛说得很好,「此事(这桩事情)唯证乃知」,你自己证得,你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证得之后,你也说不出来。说不出来,佛有善巧方便,虽然把它说出来了,我们凡夫还是不懂。谁懂?法身菩萨懂。其次,放下分别执著的那些权教菩萨也能懂,经上所说的解悟,不是证悟,他听得懂。但必须等到破无明、证法身,他才能真懂。为什么?那是他的境界,初住以上一直到等觉。
法身大士他证得的是法性身,他居住的环境是法性土,跟我们这边大大的不相同。我们这边说净、说染是秽土,六道是秽土,四圣法界是净土。法性土里面没有净秽,更没有善恶,连这些名字都听不到。位位皆分证常寂光,实在说寂光是一切依正的理体,用哲学名词来说,一切依正的本体。我们在前面多次用电视来比喻,寂光是什么?寂光是电视的屏幕,同居、方便、实报是屏幕上显现出来的画面,它们是这样的关系。于是我们就晓得,我们有没有在常寂光里头?在!从来没有离开过常寂光,离开常寂光就离开屏幕,离开屏幕那什么都没有了。为什么说位位分证常寂光?他们证得了,这个地方分证就是明心见性。性是什么?常寂光是性,他见性了。我们的自性虽然在面前,见不到!好像我们看电视,只看到画面,没有看到屏幕,屏幕在不在?就在当前,但是就看不到屏幕,只看到屏幕里的影像。法身大士不一样,看影像同时知道这个现象就在屏幕当中,跟屏幕是一不是二,跟屏幕的关系不即不离。没有离开屏幕,但它又不是屏幕,不即不离。常寂光,常是永恒,没有中断过的,说常寂光土行,说常寂光身也行,身土是一,所以大乘经上有时候把身土省略掉,就叫常寂光,让我们再不要有分别执著,它是这么个意思。
常寂光土,法身佛所居之土,名为常寂光土。这不是大士,法身佛了。法身佛是妙觉位,等觉再上去就是妙觉。等觉,等于妙觉,还不是妙觉,为什么?还有最后一品生相无明的习气没有破。所以实报土里头有相,常寂光,常寂光没有相,常寂光现相就是实报土。为什么它会现相?无明习气没断,那个现相是无明习气变现出来的。但它不是阿赖耶变现出来的,它是无明习气变现出来的。习气没有了,实报土也就没有了。但是实报土好像也永远存在,那是大乘经上有一句话,把这个原因说出来了,经上怎么说?法身佛留惑润生。这个惑是什么?无始无明的习气,就是最后这一品生相无明,这一品他有能力断,不断,为什么?断了之后就不能再为众生服务,就不再度众生。这是自性里面无尽慈悲的示现,也是无量智慧的示现,自性里头最宝贵的就这两样东西,般若智慧与大慈大悲。这两样东西是性德圆满的展现,它不是修成的。我们不要说法身佛了,说法身菩萨,实报土的,他们的智慧遍法界虚空界,他们的慈悲也是遍法界虚空界。就像前面佛在这里举的例子,一毫端、微尘里,圆满具足自性的般若智慧与慈悲。我们有没有?当然有,我们每一个毛端都有,依报里头每一粒微尘都有,这个微尘,佛家讲微尘,现在科学叫基本粒子,充满了智慧,充满了慈悲。
我们知道,自性没有大小,自性没有先后,没有大小就没有空间,没有先后就没有时间,超时空而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诸佛如来,包括法身菩萨,他没有一样东西不爱。为什么?他觉悟了,他明白了,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依正庄严跟自己是一体。一个自性,所生所现;一个阿赖耶,能变所变,除此之外,别无一法。所以大乘唯识宗里面,不承认宇宙之间有一法可立,他说只有阿赖耶,所以叫唯识,唯有识存在,只有阿赖耶,除阿赖耶之外,什么都没有。这是三千年前佛说的,跟今天科学家所讲的相同,科学家把佛这句话证实了。我们所见的能量就是阿赖耶的业相,信息是转相,物质是境界相。这三样东西从哪里来的?从一念生的,极其微细的这种波动,这一动,这三种现象就出来了,整个宇宙就是这三种现象在变化,它是波动的现象。为什么有这么多形形色色不一样?波动的频率不相同,其实波动的速度是相同的,相似相续相那就大大的不一样了。从三细再到六粗相,六粗相就是讲分别执著,阿赖耶是讲起心动念,这是佛法里面的高等哲学、高等的科学。所以法身佛所居的土,圆满回归自性的就是常寂光。
寂是清净寂灭,大乘经里面讲般涅槃。般涅槃是印度话,意思就是清净寂灭。为什么会清净?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有了,那就叫灭,灭妄想分别执著,他这个体是清净的,这是本体。自性有没有离开我们?没有,不可能离开的。我们现在有没有自性?当然有,就好像我们在看电视,电视能离开屏幕吗?不能离开,离开屏幕,相就没有了。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是屏幕,屏幕频道所现出来的相,那是法,万法。体相用决定不能够独立分开的,不可能,体相用永远是融合在一体,这一体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我们今天就譬如看电视,把电视屏幕忘掉了,怎么跟你讲都讲不通,你都没有法子懂。为什么?你一直没见到屏幕,好像这个频道永远在这里开着,你不晓得它有个屏幕,你只看到这里有境界相,这境界相千变万化,它是生灭法,屏幕是不生不灭的。凡夫不知道生灭当中有个不生灭,不生灭那才是自己,那是自性,那是真心。怎么才能知道?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了,你就能见到,你就证得,那就叫明心见性。性就叫常寂光,常是永恒不变。见闻觉知,这是自性本自具足的。它放光,起作用了,「能生万法」。能生万法,万法从哪里生的?就从自性里头生的。没有缘它就不生,它清净的;有缘它就生了,这个有缘就是一念不觉。一念不觉,动了,一动,第一个出现阿赖耶,阿赖耶一出现,所有万法就出现,就是《还源观》上讲显一体、起二用、示三遍,这三大段就是讲宇宙缘起,也是阿赖耶的缘起,性德的缘起,怎么讲都行,都能讲得通。这是事实真相,《般若》里面常讲的是诸法实相,就讲这个。所以实相之体,非寂非照。寂是清净寂灭,照是光明普照。它有没有寂、有没有照?有。但是在体上,这个寂照它隐起来,它不起作用,就是本自具足。它什么都没有,你不能说它无;它有,起作用的时候能生万法,能生万法,你不能说它有,非寂非照。
在起作用的时候,相上,我们讲屏幕画面上,寂而恒照,隐现不二,寂是隐,照是现,虽现,现而常寂,你在所有现象里面,不管是染还是净、是善还是恶,无论在什么境界里头都不能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错了。起心动念都不可以,当然更不能够有分别执著,有分别,你就大错了;有执著,大错里头又大错了。这是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你有分别,你把实报土就变成方便土,方便土是四圣法界;你有执著,把方便土就变成同居土,就变成六道轮回。不是别人做的,跟别人毫不相关,诸位要知道,跟佛菩萨不相干,跟上帝也不相干,跟阎罗王也不相干,跟一切外缘统统不相干。谁干的?自己念头在作祟,这是事实真相,必须搞清楚、搞明白的。
什么时候你听经、读经,读到里头没有意思,你就会恍然大悟,它真的没有意思。《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你跟性体接近了。像我们看电视,你慢慢明白屏幕了,屏幕上什么都没有,这是一切法的本体,一切法是依它变现出来的,一百多个频道里面的画面,统统都是依这个屏幕现出来的。你现在回复到自性了,什么都没有,般若无知;它起作用?无所不知。所以你要到无知的时候,你才真正起这个大用,无所不知。要不要学?不要学。你所学的,那个知见是错误的,那是知识。真正智慧,心地里面干干净净,就像惠能大师讲的,「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起作用的时候「能生万法」,这叫智慧。智慧是无知,无所不知;知识是有知,有所不知,跟这个恰恰相反的。我们要是把佛经当作知识来研究,那你就路走错了。学佛是求智慧的,不是求知识的,知识能解决一小部分的问题,后头还带一大堆后遗症;智慧能解决一切问题,不带后遗症。
智慧一定要达到明心见性,要达到明心见性你得要放下言说相、名字相、心缘相。达不到,慢慢来。你天天这样学,学久了就达到。所以佛法八万四千法门,读诵是一个法门,我天天念经,念经是什么?念经就是修戒定慧。依照马鸣菩萨这个方法就是修戒定慧。依照这个规矩去念,就是持戒,依照这个规矩,就是离文字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老老实实用清净心从头到尾把经念一遍,这是持戒。念的时候你都不执著,文字相放下了,名词术语也放下了,也不去想经里的意思,这是修定。你看,你在修戒、在修定。念到遍数够了,什么时候够?每个人的缘分不一样,每个人的标淮不一样,那个标淮就是你的清净心现前。清净心现前,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这叫小悟,不是大悟,小悟,那比一般不觉悟的人高明多了。从小悟,还是用这个方法,再过个若干年,就大悟,为什么?平等心现前。再有若干时候,大彻大悟,你就变成法身菩萨,你成佛了,那是什么?觉了,这个觉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清净平等觉,这个觉是无上正等正觉。为什么?它是三个位次,清净心得正觉,平等心正等正觉,所以后头这个觉是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这个经你会不会念?会念,我们从凡夫地将来会念到无上正等正觉,你会不会!如果一面念一面打妄想,那就完了,一面还想到,我是什么境界?我怎么样提升?那完了。马鸣菩萨教我们这个原则是真理,永恒不变。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需要遵守这个原则,你不遵守这个原则,你就错了,错在你自己,不能怪别人。「故知身土不二,皆属强名。寂照同时,非思量境」。不要去胡思乱想,胡思乱想你就错了。有胡思乱想那个时间,为什么不念阿弥陀佛?这个胡思乱想也很不容易去掉,所以净宗有个妙法,用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代替胡思乱胡思乱想,不是堕无明,就是堕掉举,总是都在造轮回业。掉举是胡思乱想,昏沉是想打瞌睡,精神提不起来,昏沉是无明,这两种烦恼现前,你就好好念佛、老实念佛,用念佛的方法把烦恼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