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之星李叔同,未出家前文字般若已达言
2022/11/12 来源:不详四川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405/4603785.html
#佛学浅说#
作者:方晓莉
正文:
前言:
在广袤的历史天空中,佛学之星,中国,你能联想到的有哪三位?唐,玄奘大师,六祖慧能,还有一位,便是在家名为“李叔同”的弘一法师。而在这三人当中,只有李叔同是半途出家,传奇性不及玄奘(《西游记》男主角,吴承恩著),心性空达不如六祖慧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早成绝唱,但论文字般若,当为第一。阅读此文,你将了解到,弘一法师出家前(年,此时名为:李叔同),文字般若境界就已经很高,达到了“言出法随”的地步,而“言出法随”实际上最早来自佛学用语。那么,“言出法随”,在佛学天空中,又将给李叔同的人生,这样一颗佛学之星,披上一成怎样璀璨的光芒呢?……
备注:此文是为回答:“‘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么美的句子,为什么一读就泪流满面?”,所得灵感。
稍微看了一下大家的回答,感觉,各位都是从这首词背景,意思,还有意境进行述说,同时说明了,李叔同所具备的才华,对其人推崇备至!
这里,我也放上这首词!
那么,为何,“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么美的句子,让人读了就泪流满面呢!
其实,这不仅仅是作者的天赋才华的表现,更重要的是,此时的李叔同,其文字境界,已经达到了文字般若级别,属于“言出法随”的地步!
所以李叔同出家,真的是一点也不稀奇,人家在佛学境界上,本身就是很有悟性,也很有慧根!
那么,什么叫“言出法随”呢?
现在一些玄幻小说上的男主,其中有个境界叫“言出法随”,就是男主很牛逼,或者小说里面某个牛逼的人,只要说出一句话,马上可以产生相应的玄幻效果!
然后,这个被称作“言出法随”!
(《超神直播间》,作者:泡茶瓜子,此乃片段。但事实上,写“言出法随”境界的,远不止这一部玄幻小说。但写法大致有一些差别,不过一般都是高端牛人的配置。可见,这个境界在网络小说作者眼中,也是很牛X的。)
现实生活里,当然我们不会像小说里一样,斗破苍穹,斗气化马都算厉害!
但实际上,人是有文字般若,什么叫做文字般若?
这在南怀瑾先生的作品里有提及,般若分为五种,其中一种,便是文字般若。
其中,文字般若,南怀瑾先生提到,鸠罗摩什的文字般若是在那些佛学大师里面最好的,我也阅读了不少经文,对佛学很感兴趣,深以为然!
而李叔同的文字般若,我以为在佛学大师里面,也是首屈一指!
他出家后,成为律宗大师,戒律森严!
而他在有关律宗诉说当中,不仅仅可以看出文字严密,而时刻存在着一种语言的审美,超越凡俗之美,这便是文字般若!
那么言出法随,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跟人品有一定关系!
所以佛家,所谓慧根,对人品也有要求,只有慧根而无人品,那是不存在的,因为人品出了问题,实际上慧根是无法增长的,而慧根一旦增长,则人品也跟着增长。
在佛家当中,一个人,如果讲话颠三倒四,或者撒谎,这叫“诳语”,如果乱说,这叫“妄语”,所以佛家当中受戒,对语言就有相关戒律。
这“不妄语”是佛家五戒之一:
(资料:百度百科。)除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饮酒,不邪淫,不妄语外,其他没要求吗?……不,还有贪嗔痴,也是必戒。
其中最明显的一点,那便是对于心念的要求,有相应准则,起心动念,行住坐卧,无不在修行之间!
然后,当你达到心无挂碍之后,也是一个信守承诺,且说话一语掷地,响当当,即便说话声音很轻,但你的说话很有力量,而且是王阳明所谓“知行合一”的级别,而且是这个级别之后,也就是说,你这话一出,不但具有行动力量,而且带有真理的力量!
那么这种话,叫做“言出法随”。
其实李叔同不单单这首《送别》颇有意境,它不是任何历史上的词牌名,但它语言飘零,意境凄凉,又透露着一种寥落之美,还有依依惜别之情,给人感觉弥足珍贵的情谊,由此展开。
情不断,意不绝,曲未尽!
可见,李叔同的确是性情中人!
(图片,来自网络:泉州清源山,摩崖石刻。)而在他逝世之前,曾写下“悲欣交集”四字,一开始,我在网上看到这四个字,一种潸然之境,令我泪下。
后面去了嘉兴平湖,得以见到真迹,那块石头上,果真有这四个字,感慨非常,此时,
即便不落泪,但心中也不免怆然悲伤!
戚戚然也。
古语有云,“哀而不伤”是最高境界,而这四个字,即便透露出一种哀愁,可也是哀而不伤,从那四个字,你仿佛看尽了人世间一切沧桑。
过往的好的,坏的,全都凝聚在这四个字之中了。
他不是出家人吗?……怎么眷恋这个,他也是一个风流才子,曾经也声名显赫……但最终归于红尘,而人世间无常,最终也都归于淡泊。
一切人家的爱恨,散了,聚了又如何,如今一切,也尘归尘,土归土了,该有的有了,去了的,也去了。
悲欣交集,这四个字,不仅仅是一种言出法随的实相般若,也是他的人生总结,一生之情,含结于此。
有兴趣大家可以去研读一番李叔同出家后,关于律宗经义解读,南怀瑾先生说,“依法不依人”,但实际上到了李叔同这边,我首先是去看他的经义之论,感觉确实跟实相对得上,然后,感觉他的作品值得推荐,所以,有时候即便依法不依人,但他水平在那里,的确值得人研究。
才华横溢固然重要,但他皈依我佛,从生命中找到了真谛,诸多般若智慧,其中,文字般若从此更精尽一层,言出法随也好,知行合一也罢,那“悲欣交集”四字,既是对前尘往事的追述,也是对未来的开启,意味着:
从今往后,过去种种,尘缘了断,悲也罢,喜也罢,一切是缘。
从此,惘然。
(名为惘然,却也代表着,从前一切经验的总结,也许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此后,新的人生,开始。)
后记:感谢文中一切资料提供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