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金刚经中的法布施,是高于世间一切的大
2022/10/8 来源:不详-?点击领取大悲咒保温杯
聊到现在,《金刚经》我们已经讲完了第一部分,也就是从第一品的佛陀日常生活所折射出来“平常心是道”的修行理念,到第十品佛陀教导众生“应无所在、而生其心”的修行方法。第十一品说明的修持《金刚经》的福气是世间无上的清净福气,第十二品是说明《金刚经》在大乘佛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阐述了世人受持此经典的功德之大。接下来的内容就是佛陀对众生开示的修行方法,
但是佛陀也再次强调了,这个所谓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修行真理,也就是说不是固定的佛法,世间并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固定佛法。其实佛陀在前十品中就把主要的修行方法讲完了,修行真谛就是降心之法和住心之法,核心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经题主要是说“如法”和“受持”这两个部分,其实也就是须菩提向佛陀请教的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为了便于后世之人依照佛陀所教导的意思去修行,那么今天佛陀开示的这些言语,众弟子们将来整理成书,应该给它起个什么名字才能符合佛陀教导众生的主题思想。第二个就是后世之人,应该如何依照这部经典来修行悟道。
如法受持分——经文通俗解意?
须菩提非常恭敬地对佛陀说:世尊、我们尊敬的人天导师,您老人家今天所说的教义,我们今后将它整理成书,便于后世之人依世尊之教导而修行得道,那么这部书给它取个什么名字才好呢?后世之人又应该怎样受持这部经典,去修行悟道呢?
佛陀对须菩提说:你看这样好不好,世人修行的目的就是生般若智慧,断除一切烦恼和无明,最终登上这大彻大悟的彼岸。我们就叫它《金刚般若波罗密》吧,因为我今天所说的内容,就像这金刚一样坚无不催,能断世间一切物质。般若智慧就如同这金刚一样,能断世间的一切苦厄,最终才能到达自在的彼岸。
-
“金刚”是目前地球上最为坚硬的一种物质,“般若”就是般若智慧,“波罗密”是到彼岸的意思,也就是圆满成就的意思。
后世之人就依照这个《金刚般若波罗密》的名字,去认真领会其中的奥理,以这个经题去弘法利生,自度、度他就对了。
佛陀接着说: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看?
须菩提,你要明白,世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佛法让众生去修行而开悟,都是因材施教,方便说而已。就如禅宗很多开悟的公案所说的道理一样,修行开悟就在日常生活中,如马祖道一禅师在怀让禅师“磨砖成镜”的事件中而启发开悟的,六祖慧能大师因五祖弘忍宣说《金刚经》中一句而顿悟的。所以佛陀说修行并没有一个不变的定法,也就是马祖道一禅师后来提倡的“平常心是道”,你的日常生活就是一种很好的修行。
佛陀说:须菩提,我再问你,我有宣说佛法吗?
须菩提说:世尊、我们尊敬的恩师,您老人家并没有说法,更没有传播过任何的佛法。
佛陀说: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微尘(也就是肉眼看不到的东西,比如现在科学证明的电子、原子、粒子等暗物质),它的数量多不多。
须菩提说:世尊、非常多,多到无法计量。
佛陀说:须菩提,这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所有微尘,它的本质是空性,是不生不灭的,是非空即空,所以勉强给它一个名词叫做微尘。这三千大千世界其实跟这微尘的本质是一样的,也是非空即空的属性,所有勉强叫它为世界。
佛陀说: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看?世人可以认为这三十二种庄严相和八十种好就如同见到如来吗?
须菩提说:世尊、不可以这样认为。
佛陀说:为什么呢?
须菩提说:因为佛陀所说的这三十二种庄严相和八十种好,是福德因缘的成就相,并不是如来的法身实相,只不过勉强叫它外三十二相而已。
佛陀说:须菩提,假如有一个这样的人,用恒河沙那么多数量的生命来布施,这样的功德比我前面说的,用像恒河沙那么多数量的宝贵财富去布施,所获得的福报还要大。但是,须菩提,如果有人能够领悟这《金刚经》的义理,并信受奉行,哪怕是这《金刚经》中的四句偈言,去自度、度他,为他人解说,这样人的福报要比拿恒河沙那样多的生命布施所得的福报还要大。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疑问请查阅佛经典故,参悟佛法真意。
文章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蓝色文字结缘
点击领取大悲咒水晶杯
点击领取念佛计数
点击领取精美琉璃吊坠
点击领取手抄本字帖
点击领取香囊护身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