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深刻阐释般若奥义的第一人,被

2025/5/19 来源:不详

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http://hunan.ifeng.com/a/20180514/6574807_0.shtml

鸠摩罗什来到中国后,在佛教中国哲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在他众多徒弟中,僧肇是算是最有影响力之一。他是中国东晋著名的佛教高僧、学者、理论家,还被中国佛教史上称为“解空第一”。

僧肇

他主要还擅长般若学,曾和道融禅师等讲习鸠摩罗什译《三论》,还被称为罗什门下“四圣”或“十哲”之一。本节大茶经就来分享中国哲学历史,被称为中国佛教解空第一的“僧肇”历史哲学。

僧肇,姓张,古时京兆,现在的陕西西安人,他原本崇信老庄思想,后自从读了《维摩经后》,对其欣赏不已,于是遂于鸠摩罗什门下出家,成为鸠摩罗什的得意门生,他还被称为“法中龙象”。

僧肇曾在姑臧,也就是今甘肃武威和长安参与鸠摩罗什译场,主要翻译佛教经典,还从事经论评定。如他专注的四篇深邃的论文有《物不迁论》、《不真空论》,以及《般若无知论》和《涅槃无名论》。

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直至今天仍被众多佛学专家所研读,而且他的四论合称为《肇论》,此外还有著有《宗本义》一书。

僧肇还用中国人自己的思维和语言,深刻阐释般若奥义的第一人。而所谓的奥义,就表示内容有深刻的道理,也解释吠陀奥义的一类书籍,是佛学经典中的语言解读。而僧肇对般若奥义的解读,深受鸠摩罗什大师的首肯,罗什还对他的论文即优美语言大加赞赏。

著名的居士、隐士刘遗民读后也感叹道:“想不到穿袈裟的僧人中还有何晏类的人物。”他还将此论推荐给慧远大师,慧远也以为像这样的精辟文章“未尝有”,他们一同批寻玩味,爱不释手,而那时僧肇仅仅只有二十三岁。

慧远

在哲学思想上,僧肇的哲学主要体现在四论一书中,。在《不真空论》之中,主要阐释讨论万物是否是真实存在的问题。他认为“不真空”,便是他对该问题的回答,大概意思是:万物不真,故空。

僧肇根据佛教“缘起”说来论证“非无物也,物非真物”。用相对主义的诡辩论来论证万物本无差异故不真实。他说:“物无彼此,而人以此为此,以彼为彼。彼亦以此为彼,以彼为此。此彼莫定乎一名,而惑者怀必然之志。”僧肇认为万物本无差别,其差别乃是人们主观加于其上的。

在《物不迁论》中提出“动静未始异,而惑者不同”。他认为所谓“动”所谓“静”,两者实质上是一回事,世俗的见解认为事物是变化的,而佛教的真理认为事物是不变的,这两种观点看起来似乎相对立,其实都是根据同一个理由:“昔物不至今”,即过去的事物不曾延续到现在。

被称为解空第一的僧肇从论述“不真”即“空”再进而到“物迁”即“不迁”,最后到“般若无知”这样一个逻辑进化过程,它实际上解释了事物的本自空性到真性不变,再到性无不在的一个过程等。

在哲学史上,僧肇的佛学本体论对隋唐佛学,同时对宋明理学均起了极大的影响,可惜的是,直到弘始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年,僧肇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一岁。后人一致认为,如为英年早逝,一定影响更加深远!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96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