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到底讲述了什么
2024/1/20 来源:不详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http://news.39.net/bjzkhbzy/220102/10148696.html《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称《心经》,是世尊当年在灵鹫山法会时,观自在菩萨为舍利子开示的一部经。《心经》共有个字,篇幅不长,却是《般若部经》的核心内容。佛教中,对《心经》非常的重视,是许多出家人必修的一门功课。里面讲的佛学精妙,一直以来被人们所推崇。那么,这部《心经》到底讲述了什么呢?《心经》的内容非常的精妙,我们先来看看它的标题。般若,在佛教中称之为“智慧”,波罗蜜多,意思是抵达彼岸,什么彼岸?佛教中涅槃的彼岸是极乐世界。连起来的意思就是“通过无上的智慧抵达涅槃的彼岸”。简单点说,就是通过修行,得到智慧,最后究竟涅槃,去往极乐世界,佛教中历来这样认为。《金刚经》中,世尊与须菩提对话,充分地阐述了“缘起性空”的问题,到最后一切都空。《心经》中,一上来观自在菩萨就说“照见五蕴皆空”。可见,《心经》与《金刚经》之间的联系非常大,因为它们都阐述了事物的空性问题。那么五蕴皆空是什么状态呢?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要达到色、空浑然一体,才能真正明白空的意思。《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里的相,指的就是《心经》里面的“色”,也就是事物存在的模样。当照见五蕴皆空,事物的模样都不存在了,但是还有一样东西存在,那就是心。如果没有心,就无法观察到五蕴皆空,无法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心经》中的色,也就是相,指的是自己的心,对外界的辨识。当心动的时候,外相就会动;当心不动的时候,外相就不会动,也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色本来一体。关于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有这么一件事。有两名僧人,看到风吹幡动,一名僧人说:“风动”,另一名僧人说“幡动”,惠能大师看到这种情况,立即就说,“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意思就是说,风与幡的动,是因为你们的心没有空,看到的只是事物的外相。当你们的心不动的时候,风与幡,其实不会在你们的心里留下痕迹。《心经》里面还有一句很重要,就是“无智亦无得”。很多人,当他明白了一些佛法后,总以为自己悟道了,得到了,有了收获。其实,这种见解,是不对的。世尊当年在菩提树下开悟,说了一句这样的话:“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就是说,一切众生,佛性本身是自由的,并不是通过明白了道理,才能具有。所以根本就不是得到,因为人的自性,是本来具有的。一个人得到了什么东西,他会开心;失去了什么东西,他会难受。修行的人,就是要摒弃掉这些使自己的心,容易发生改变的东西,才能逐渐地找到自己的自性。所以,要做到“无智亦无得”,才能真正地达到自性清净。这就是《心经》中的核心内容,通过佛法智慧,让自己达到彻底地清净,才能做到最后的涅槃。所以,这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真正所讲述的,是先让自己达到“五蕴皆空”,明白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之后,还要让自己的心达到“无智亦无得”的自性清净境界。当自己的心不被外界的任何事物带动,就能真正的“抵达涅槃的彼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