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魏晋般若学与六家七宗之思想
2024/1/14 来源:不详浙江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0787.html安世高于东汉桓帝建和初年(即公元年)来到洛阳,翻译上座部的经典,重点在「禅数」,约分三大类:1.禅观—《安般守意经》2.阿含方面—《四谛经》、《八正道经》、《阴持入经》3.阿毗昙学—《阿毗昙五法经》。从此,佛法基本教义开始传入中国。二十年后,支娄迦谶于桓帝末年(即公元年)亦来至洛阳,翻译大乘经典,主要介绍「般若学」,偏重义理,由此开出中国佛教『止观』与『义理』两大方向。本篇试从魏晋时代(公元-年)「般若学」发展中,何以出现「六家七宗」,并将其各宗思想特征,及作一解要。从历史来看:(一)两晋时代,玄学流行(二)自东汉未至东晋时间,般若经译出前者为助缘,后者为主因,促成般若经在中国发展的环境。(一)魏晋始年间(公元年前后),何晏、王弼高唱「正始之音」,以三玄(周易、老子、庄子三书)谈玄说理,如「圣人有无喜怒哀乐」之辨,圣人无情及汉魏间流行学说应有结论,而何晏(字平叔)认为圣人纯乎天道,未尝有情,王弼以为圣人有情,并谓有情与无情之别则在应物与不应物。[当时之辨,圣人无情,出于圣德法天,此所谓天乃谓自然,而非有意志之天,而王弼以老子思想,贵无主静,“人生而静”、“感于物而动”,因此他讨论性情亦以动静为基本概念,提出“应物”]由王弼「贵无」,裴頠「崇有」,(向)郭「独化(自然)」玄风之谈,从魏至东晋,形成清谈之风。(二)从公元年至年,译出四部般若经由于早期翻译,多运用老庄的概念,而且不少名相也译得不够精确,皆因西域来华僧人,多未熟习中国文字运用。例如:(一)《道行般若经》(1)般若波罗密即是本无(照明品第十)。「本无」乃道家概念。(指性空)(2)行般若波罗蜜者,不坏色无常视,不坏痛痒、思想、生死、识无常视的,何以故,本无故(功德品第三)。此处指五蕴:色、痛痒(受)、思想(想)、生死(行)、识。(二)《大明度经》吾于斯道,无见无得,其如菩萨不可见,明度无极亦不见。(行品第一)此处:明(般若)、度无极(波罗蜜)二支的译经,虽有不足之处,但其弘法之功不可没,尤其是支谶的《道行般若经》,毕竟启发国人研习《般若经》的序幕,于学术界视其为中国般若学的嚆矢。朱士行,是中国第一位正式依律受戒的僧人,也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西行求法者。他讲解当时流行本《道行般若经》发现文简意隐,义有不通之处,因之,朱士行感叹大乘要籍,竟然译理不全,遂发心寻求《般若经》原本,于魏甘露五年(公元年)从雍州(长安)出发,历尽艰难,到达「于阗」(今新疆和田)求得梵文原本,凡九十章,二万余颂,共六十余万字。于是派弟子「弗如檀」,把它带回中国,到达洛阳(西晋太康三年,公元年)数年后,由无罗叉译出《放光般若经》,此经与《光赞经》皆为当时讲习对象,堪称一时之双璧。由于般若思想,深隐难测,理解上存在困难,故东晋初,竺法雅与康法朗等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谓之格义,以玄学去解释般若思想,「格义」方法流行,对传播、理解般若思想有特殊方便,加速玄佛合流。《道行般若经》以「本无」代表「性空」而玄学谈「贵无」,故当时研习般若经者,视「性空」与「贵无」同一义。其次两者有相似之处,有思辩色彩,却非在言说概念之中。例如:王弼的周易略例〈明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道行般若经》(道行品第一)「舍利弗谓须菩提,云何有心、无心?须菩提言:心亦不有,亦不无,亦不能得,亦不能知处。」由于般若比玄学博大精深,当时出现名僧如支道林、康僧渊、支愍度,既精于老、庄之学,故谈玄说妙,既能引经据典,又能援用玄学思想来阐发佛理,妙语机锋,往往令名士为心仪倾倒,赞叹不绝,而清谈名士亦引般若思想来丰富三玄理论,名士与名僧互相交流,形成佛学玄学化。「格义」方法虽对传播方面有很大的功效,但义学僧人逐渐发现「格义」是比配生解,往往流于牵强附会,甚至误解,故此后来者,对「般若学」扬弃「格义」方法,皆以各自体会认识,对般若性空思想,产生不同理解,所以僧睿在《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中,总结当时般若思想发展情况,指出:「自慧风东扇,法言流咏以来,虽曰讲肄,格义迂而乖本,六家偏而不即。」但没有六家之名,刘宋昙济撰《六家七宗论》(此论已佚),其后梁宝唱的《续法论》中曾引此论,并列出名称:本无、即色、识含、幻化、心无、缘会,又在本无中分出本无异。至于每宗代表人物,可见于陈慧达《肇论疏》、唐元康《肇论疏》及吉藏《中观论疏》。〈一〉本无宗—道安《中观论疏》云:「安公明本无者,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故云本无」,又「夫人之所滞,滞在末有,若托心本无,则异想便息。」若能体会本无,那么便无所执,一切计执、烦恼,便可消除。此宗重在证会「性空」,其义颇偏于「空寂」一面,接近般若思想,仍未完备。〈二〉本无异宗—竺法琛《中观论疏》云:「本无者,未有色法,先有于无,故从无出有,即无在有先,有在无后,故称本无。」本体—无,现象界—有同《老子》所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毫无分别,不合佛法讲因缘。〈三〉即色宗—支道林元康《肇论疏》引支道林的《妙观章》说:「夫色之性也,不自有色,色不自有,虽色而空,故曰色即为空,色复异空。」色—物质现象物质现象不能自己成就自己,要经因缘和合才能显现出来,所以色并没有能令其自己存在的自性,从这角度来说,色虽然存在,仍是空的。但从另一角度,色既然存在,成为有,它又是不同于空,所以元康《肇论疏》批评「林法师但知色非自色,因缘而成,而不知色本身是空,犹存假有也。」〈四〉识含宗—于法开识含—妄识是含在神中神—灵魂《中观论疏》云:「三界为长夜之宅,心识为大梦之主,今之所见群有,皆于梦中所见,其于大梦既觉,长夜获晓,即倒惑识灭,三界都空,是时无所从生,而靡所不生。」认为三界一切存在皆是梦境,梦境以妄识所见为俗。梦醒时,妄识灭,觉三界都空为真,唯有心识真实存在。此宗由心识「觉妄转换」而论,将三界分拆两种,真俗存在形态,唯有心识真实存在,而且「三界都空,是时无所从生,而靡所不生」,近乎玄学所说「无为而无不为」,这三者皆不合般若思想。〈五〉幻化宗—道壹《山门玄义》云:释道壹着《神二谛》云:「一切诸法,皆同幻化;同幻化故,名为世谛,心神犹真不空,是第一义。若神复空,教何所施,谁修道,隔凡成圣,故知神不空。」主张色法空,而心神不空,与《般若经》所说:「了知一切法如幻,佛道如幻」精神不合。〈六〉心无宗—支愍度僧肇《不真空论》云:「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中观论疏》云:「经中说诸法空者,欲令心体虚妄不执,故言无耳,不空外物,即万物之境不空。「空心不空色」,僧肇批评「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七〉缘会宗—于道邃《中观论疏》云:「明缘会故有,名为世谛,缘散即无,称第一义谛。」此宗所言世俗谛,没有问题。缘散即无,无是不存在,而说为第一义谛,是不正确。中观立场:缘生缘灭的有无,皆是世俗谛。若能从「缘聚有」与「缘散无」中看到不实在,于一切法,无所取、无所得,才是第一义谛。现将「六家七宗」各宗代表人物、思想及其得失,列表如下:表格「六家七宗」出现,说明古代大德,一方面消化《般若经》思想,同时作出独立思考,提出不同主张,但限于条件——玄风所吹、译经未完备,故此对「般若性空」看法,偏而不即,直至罗什法师译出空宗经典,门下解空第一僧肇所作四论,般若学精义,始为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