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佛经与名家递藏翰墨永乐2021
2023/7/30 来源:不详如何识别白癜风症状 http://pf.39.net/bdfyy/zjft/160311/4785533.html
刘墉的书法貌丰骨劲、味厚神藏,是大清朝帖学之集大成者,当年独步海内,乾嘉时期书家中若论书法功力之深厚,无出其右者。他以毕生的努力,渊博的学识,与过人的天赋,创造自成一家的书法。
永樂秋拍·中国古代书画专场,lot、、三幅刘墉书法,家书:《致月华居士信札》;佛缘:《楷书致月华心经》;作品:《后赤壁赋》(为清代亲王递藏、翁方纲、钱杜、汤貽汾题跋)展现刘墉纷披笔墨的大家法书。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木庵、青原、香岩、勖斋、东武、溟华、日观峰道人,山东诸城人。统勋子。乾隆十六年进士,由编修累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善书法,笔墨古厚,貌丰骨劲,别具面目。名满天下。与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齐名,并称“翁刘梁王”四大家。
家书
LOT
清代刘墉(-)
致月华居士信札
镜心水墨纸本
16×41.5cm,约0.6平尺
释文:告月华,知的书为慰,前字云,考完永平回京,实不然也。此非君之梦,乃吾之梦耳。今大名当于初九日办完,初十日起行,腊月廿一日到京,宿法华菴,廿二日宫门请安,午后可相见矣。接风能吃多少,然须藉以应酬,想费清心,生受生受。福笺之说甚是,即送二十幅与佩循,已有字令办矣。大名无雪,他处未知。祭祀无错,又不误时刻,自是心虔之效。吾以不曾与祭为歉。何敢居功?砚怀办贡善款待之,甚好。吴生写对,可用,皆应办之事。李姬可赏犒之。需人即添,拙诗劳写为愧。兰亭极好且莫落款,大有进境何言谦耶。以上奉答来言。
丁七甥孙(溎鎣)以大名道署臬司,此信托其送京,再有信亦然,昨二十二日之字,佩循交大兴县,由驿递送,已告佩循,向后无然,官马送私书,到处有之然须知其不可。梦禅送课预报嘉祥,或有应验。柳姊问好。月华居士见字,石菴灯下书。
备注:此书札,当是刘墉为专复如夫人月华居士所作。时间约在乾隆四十八年八月后,刘氏五十九岁,以吏部尚书充顺天乡试正考官。是札或是写于永平去大名的道中。由格式可推知,此札刘氏极为精心,恐备日后刻帖传世,也未可知。应是刘墉家族珍藏之物。
佩循者为刘镮之(-),清朝官吏。字佩循,号信芳,山东诸城(今山东高密)人。刘统勋之孙,刘墉之侄。乾隆五十四年()进士。自检讨累迁至户部尚书,兼领顺天府府尹。由伯父刘墉抚育成人。刘鐶之在嘉庆时期,历任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赐紫禁城骑马,加太子少保衔,充经筵讲官。清代中后期重要大臣,其子刘喜海也是清代著名金石学家。
丁溎蓥,原名丁士龙,字霖溥,号丽川、贡生,山东诸城人。乾隆四十年(年)授河南睢州知州。署直隶按察使,钦命护理长芦盐政,兼辖山东、河南、开归、彰卫、怀庆等处地方,监督天津钞关。因政绩显著赐戴花翎。刘统勋嫁女丁家,丁溎蓥为刘墉外甥之子,族中行七。
佛缘
LOT楷书致月华心经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作
7.5×35.5cm,约0.2平尺
题识: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经文略)。乾隆辛丑春二月五日斋戒之日,侍者月华求书此经,灯下书以相付,令其恭敬供养、读诵、思维,同结净缘,常为法侣,佛弟子刘墉识。
钤印:石庵、无垢居士、香岩。
备注:此《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刘墉为夫人月华居士所作。时间为乾隆四十六年,“同结净缘,常为法侣”一句颇为感人。应是刘墉家族珍藏之物。
为清代亲王递藏、名家题跋之作品
LOT
后赤壁赋
手卷水墨纸本
引首:32×76cm,约2.2平尺
书:26.5×cm,约3.0平尺
题跋:32×76cm,约2.2平尺
题识:石菴。
钤印:刘墉印信、东武
鉴藏印:1.定亲王载铨(-):定亲王章、曾存定府行有恒堂
2.恭亲王奕诉(-):正谊书屋珍藏
3.爱新觉罗·载滢(-):继泽堂珍藏印
4.爱新觉罗·廷雍(-):邵民眼福
5.李恩庆(清道光间):李氏爱吾庐收藏书画记
6.李煜瀛(-):高阳李氏审定
引首:
黄易:石菴遗墨,黄易。钤印:黄易私印、粲心何锄人。
题跋:1.翁方纲(-):壬寅八月望日,大兴翁方纲。钤印:翁方纲、覃溪。
2.钱杜:嘉庆壬申年仲春月,叔美钱杜。钤印:钱杜、叔美。
3.汤贻汾:道光廿六秋杪。雨生汤贻汾。钤印:粥翁。
备注:1.定亲王绵德、载铨、恭亲王奕诉、定亲王之子爱新觉罗·载滢、爱新觉罗·廷雍、李恩庆、李煜瀛旧藏。
1)定亲王爱新觉罗·绵德,清朝宗室。乾隆帝孙子,清高宗第一子定安亲王爱新觉罗·永璜长子。乾隆十五年袭王爵,乾隆四十二年封镇国公。
2)“行有恒堂”是清朝道光时期皇族定郡王载铨(-)的斋号。载铨是乾隆皇帝长子定亲王永璜的曾孙,为第五代定亲王。历任礼部、工部尚书,晚年掌宗人府,颇得道光、咸丰二帝赏识。其人风雅、工诗,富收藏。“行有恒堂审定真迹”、“曾存定府行有恒堂”印常见于其收藏的书画之上。
3)“正谊书屋”或为恭亲王奕欣(-)藏印。奕欣,爱新觉罗氏,别号乐道主人,室名乐道堂、正谊书屋,封号恭亲王,别署皇六子和硕恭亲王。道光帝第六子,咸丰朝和慈禧执政时任要职。
4)李恩庆(?-),汉军正白旗,字季云,室名爱吾庐,河北遵化人。道光十三年进士,历任湖北政官,两淮盐运使,精鉴别,富收藏。著有《爱吾庐书画记》、《爱吾庐画跋》。
5)廷雍(-),清宗室。字绍民,一作邵民,号画巢,别号溪山野客。崇恩子。官直隶布政使护总督。工书宗北魏。善画山水,初法王翚,后出入王时敏、王鉴,而上窥倪、黄,苍润秀逸,齐集笔端。
6)爱新觉罗·载滢(-),恭亲王爱新觉罗·奕次子,年,出继道光帝第八子锺郡王奕詥为嗣,袭贝勒,光绪十五年()加郡王衔,诗人,著《继泽堂集》、《补题邸园二十景》诗集和集陶渊明的《有一山房集词》二卷。
7)李煜瀛(—),字石曾,河北高阳人。年任北京大学教授,并创办中法学院、中央研究院。年,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他参与驱逐溥仪出宫,曾被聘为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长等职。年10月故宫博物院成立,任临时董事兼理事会理事长,是故宫博物院的开创者之一。制定《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大纲》,此后历任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委员、国立北平大学校长、北平研究院院长等职,在国民党内被尊为“元老”之一。
2.翁方纲、钱杜、汤貽汾题跋。
1)翁方纲,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区)人。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与刘墉为同朝好友。
2)钱杜,初名榆,字叔枚,更名杜,字叔美,号松壶小隐,亦称壶公,号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钱树弟。出身仕宦,嘉庆五年进士,官主事。性闲旷洒脱拔俗,好游,一生遍历云南、四川、湖北、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嘉庆九年曾客居嘉定(今属上海),道光二十二年英军攻略浙江,避地扬州。
3)汤贻汾,字若仪,号雨生、琴隐道人,晚号粥翁,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清代武官、诗人、画家。以祖、父荫袭云骑尉,授扬州三江营守备。擢浙江抚标中军参将、乐清协副将。与林则徐友契,与法式善、费丹旭等文人墨客多有交游。晚寓居南京,筑琴隐园。精骑射,娴韬略,精音律,且通天文、地理及一家之学。书负盛名,为嘉道后大家。工诗文,书画宗董其昌,闲淡超逸,画梅极有神韵。其妻董婉贞也为当时著名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