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阴德是什么意思,怎样积累阴德莲

2023/1/26 来源:不详

白癜风的治愈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828/4687762.html

曾听一位佛门大德讲过,世间有两件事不能等,第一件是孝顺父母,第二件就是“积阴德”。父母之恩重如山,孝养父母理所当然,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因而孝顺不能等。但是,究竟什么是阴德,为何积阴德不能等,怎样才能积阴德呢?

首先,我们通过一则公案来解释“阴德”这一佛门术语。据《景德传灯录》记载,达摩祖师一苇渡江而来,眼见汉地“一派大乘景象”,随即开启了东土禅宗一脉的门庭。当时,佛教最大的护法者,也是达摩祖师最大的供养者,就是梁武帝。

某天,梁武帝召见达摩祖师,对他讲:“我登基以来,印经造庙,斋僧供佛,做了如此之多的善事,我的功德有多大?”达摩祖师坦然回答:“没有任何功德,你只是做了一些善事。”梁武帝不解,于是达摩祖师对他说:“你口中的这些,不离世俗,如同人的影子,虽然看似真实,实际是虚无的。真正的功德发端于般若智慧,它是圆融的,本性空寂,不能用世俗的方法获得。”

达摩祖师的境界,非我等凡夫能够揣度,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了凡四训》中的几句话,来理解达摩祖师的开示。“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梁武帝所作当然是善事,但他的作为,不过是为了名闻利养,也就是“阳善”。行善而不为人知,才是积阴德。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功德有两种:一种是梁武帝所作的“阳德”,或者称为阳善,阳德即福报,他所追求名声也是福报;另一种,就是“阴德”,是世出世间的福德资粮。如此看来,阴德与阳德,尽管只有一字之差,含义却完全不同。

《法华经》中有言:“三界无安,犹如火宅。”积阴德就是在为自己累积出世间的资粮,所谓佛法难闻,人身难得,所以说积累阴德,片刻不能犹豫。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累积阴德呢?其实,达摩祖师早已为我们言明,阴与阳的一字之差,根源在于一念之差。

“阳德”来源于著相布施,梁武帝虽然做了许多善事,但都离不开一个功德相,目的在于获得名声。所以,他对于佛门的僧众,格外恩惠,施舍大量财物,但对于世间的穷苦百姓,却不闻不问。以著相的心态布施,所得无非一些人天有漏福报。

“阴德”则全然不同,它来源于无相布施,即《金刚经》所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阴德本性空寂,当然也来源于空性智慧。无四相即三体轮空,无布施之人,知“诸法无我”,自然也无受福报之人;再者无受施之人,知“五蕴皆空”,也不会起贡高我慢之心;最后布施之物亦空,知“万物因缘而生”,故而不生悭吝之心。

能用般若空性的智慧行善,善事做过之后,不留于口,不住于心,才是行善积德的最高境界。《金刚经》云:“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无漏的福德,或者说“阴德”,才是圆满佛果所必须的资粮。南无阿弥陀佛。

更多佛经解读、佛门典故,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33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