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讲记释经题之ldquo观

2022/9/23 来源:不详

白癜风治疗方法哪种好 http://m.39.net/pf/a_4654498.html
释经题之二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世音”,就是说观世音菩萨时常观察世间的音声而予以救度。世间的音声就代表众生遭受痛苦、遭遇危难、生命财产安全受威胁的时候而发出种种呼救的心声或声音,观世音菩萨以千眼遥观,千耳遥闻,寻声救度。本来声音是耳朵听的,怎么说是观呢?这说明观世音菩萨能够六根互用,有无量的威力,有广大的神通,六根互用能观察音声。

另一解释,言观世音菩萨在修行的过程中,不缘外尘,观察此声真性,真性即如来的真性;因听外面六尘境界,易触境生情,所以观世音在修行过程中反观自性,证得真如妙理,故称观。这两种解释是相通的。重颂云: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观世音菩萨悟道后,在世间能寻声救苦,观察音声救度,故称观世音。

“菩萨”是印度语,“菩提萨埵”的略称,译为汉语意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对菩萨的理解认识也应该加以澄清,不要把城隍、土地、无常都叫做菩萨,他们只能叫“神”。菩萨必须具足大智大悲大愿,能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才叫菩萨。有些居士受过菩萨戒就应该知道此道理,好好学习经典,生起正见,具足无我智,要有“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的无我慧。

另外最重要就是要有大悲心,要随时忆念众生的疾苦,不舍弃众生,处处饶益众生。除我的父母亲友外,与我平常有交往者以及冤家仇敌都能帮助他,慈悲饶益他,不舍弃他,这才是菩萨的大悲精神,必须要具足这一精神,才能称菩萨。反之,你对于众生不修悲心,瞋心很重,一念无明就要骂人、打人、恶口咒人,这就不叫菩萨。即使你受了菩萨戒,也不能证明你就是一个合格的菩萨。

菩提萨埵就是“觉有情”。“觉”即觉悟,觉悟真理,以无我慧能自觉觉他叫菩提。“萨埵”就是“有情”。有情是什么呢?即所有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是有情感知觉的,故称之为有情。菩提代表智,萨埵代表悲,有智又有悲才叫菩萨。你们看,菩萨的境界是很高的呀!虽然境界很高,大家只要能发悲心,发大愿,就已经是资粮位菩萨、有愿力的菩萨了。

——未完待续——图来自:《观世音菩萨慈容五十三现》清康熙戴王瀛刊本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1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