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懂得两个字,像莲花一样修行,终
2022/7/6 来源:不详很多佛子皆知道以戒为师,以善为本精进修行,但这只是学佛的根本。如果,不修忍辱波罗蜜,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按耐不住自己的情绪,就会发火生气得烦恼,这样就是不究竟,难以解脱出离苦海。
忍需要持久的定力,没有定力是无法忍的,需要从小事一点一滴的做起,天长日久的积累。积累了一定的忍耐力,就产生了受辱的智慧,忍的定力和受的智慧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真正的忍辱波罗蜜。
世间流传的许多佛菩萨的像,其实,蕴藏着佛菩萨无上的智慧,给世人指出了学佛的方式方法。如果,佛子像莲花一样修行,会终成佛果。有的是佛菩萨站在莲花上,有的是佛菩萨坐在莲花上,皆没有离开莲花。
莲花表清净无染,代表佛菩萨的德行。它生长在池塘里面,根在泥土里、茎在水里、花在水面上。莲花代表的不但是出污泥而不染,连池中的清水也不染。佛菩萨用这个来表法,把池塘里面的泥代表六道,六道是五烛恶世,是染污;泥土的上面是清水,清水代表四圣法界。即声闻、缘觉、普萨、佛;莲花开在水上面,就是启示修行人不但要脱离六道,还要脱离十法界,四圣法界也不沾染。
暗喻佛子要像莲花一样清净无染,无住无得,解脱自己,回归自性。池中的泥土皆喻为忍辱和一切不垢不净,如果,莲花不能冲破泥土的羞辱和不垢不净,就不能以无染的境界展现给世人,终结“佛果”。
有的佛子一句话或者一点挫折都忍受不了,如何解脱自己呀?本师释迦牟尼佛当年修忍辱行,受到了多少羞辱和苦难?虽然受到了那么多羞辱和苦难,并没有怀恨在心,并发愿成佛后,还要度他们成佛。所以,佛子修行必须修忍辱波罗蜜,忍辱这两个字做不到,永远无法解脱,难以成就般若波罗蜜。
免责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