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通俗的语言传递佛陀正法
2022/7/2 来源:不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佛陀正法
《瑜伽师地论》(卷82)云(玄奘译):“问世尊说慧亦有多种。谓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依何慧说住慧上首。答具依三慧。”由此,我们可以理解,闻思正法,是学习义理,启发智慧的开端。以我自身学佛读经之感悟而言,每每读到深处,不禁热泪盈眶,佛陀他老人家生怕我们这些凡夫听不懂他老人家讲的道理,所以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用极其清晰、明确的语言,反反复复讲授。他老人家唯恐我们这些颠倒梦想的凡夫听不懂啊!但有的人说,佛法古奥艰深,里面有很多密意,一般人是听不懂的,哪有你说的那么简单啊?还有人觉得,讲佛法,用词就得玄奥高古、意境深远。一句“如是我闻”,光是讲这个“如”字,就得讲三个月,这才是高人呐!可你给他说,“如是我闻”翻译过来其实很简单,意思就是“被我如此这般地听说过”;也就是这些个弟子听佛说法,怎么听佛说的,就怎么记!不允许修改、删减、发展、补充佛陀他老人家说的话,佛陀他老人家不授权。你给他这么解释“如是我闻”,他会觉得你太浅薄了,没有理解这里面的密意和深意。我想反问一句:佛陀说法,唯恐我们这些凡夫听不懂、不接受,他怎么可能给我们讲道理的时候故意制造这么多理解的障碍呢?佛陀说法其实非常清晰明了,没有那么多密意,但佛法也确实难。那么,佛法的难,难的是什么?难在哪里?佛法的难,不是说佛法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牛顿的高等数学一样很难的这种难;而是说,在佛陀他老人家看来,凡夫是颠倒梦想的,他老人家对这个世界的见解,正好和我们这些凡夫相反;所以佛法的难,难在我们这些凡夫难以接受!当然,由于历史原因,佛经翻译过程中,不同译师的译本差异,以及不同的名词名相的安立,也是造成理解佛法的障碍之一。佛陀他老人家知道我们这些凡夫接受佛法有困难,所以你看,佛经基本上都是大白话,和真正的文言文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越是重要的事情,就越要用简单、清晰、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表达,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让更多的人看得懂,才能确保他老人家讲的道理能传递下去。按照经中记载,佛陀预言,佛法在世间的流布,随时间的推移呈现逐渐衰落的态势。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离佛陀他老人家涅槃已超过年了。按佛教的说法,当下是末法时代。什么是末法呢?就是随着距离佛陀的时代越来越久远,众生理解、接受佛陀正法的能力已然很低很低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难以理解、难以接受佛陀正法的,甚至连听闻正法都极其难得。那么,在这个时代,我们还能正确如法的理解佛陀究竟了义的教诲吗?回答是肯定的。在这里,我要做一个广告,建议大家前往喜马拉雅FM,收听于晓非老师的《金刚经》导读讲座。讲座中,于晓非老师以流传最广的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作为蓝本,在重要的词句理解上,参看梵文原本和玄奘法师、义净法师的译本,这种采用多个译本对勘方式的解读,如实的阐述了《金刚经》法义,在最大程度上如实搬运了原汁原味佛陀教法。在这个讲座里,于晓非老师用极其清晰、明了的现代汉语,向我们阐释了佛陀他老人家在般若法门中讲授的道理,不仅通俗、而且易懂。比如,《金刚经》导读中,于晓非老师仿效古德,构建了四重二谛的权便中观的解构模式,阐释佛陀二时教法之般若法门,既随顺众生又随顺真实。于晓非老师从第一重二谛的世俗谛“实有”和胜义谛“缘生”,到第二重二谛的世俗谛“缘生”和胜义谛“性空”,再到第三重二谛的世俗谛“缘生性空”和胜义谛“名言假有”,直至第四重二谛的世俗谛“假有唯名”和胜义谛“离言空性”,层层解构,一步一步引领着我们去正确理解佛陀甚深般若波罗蜜,引导我们从“二”的凡夫趋向于“不二”的圣者。于老师讲完了权便中观,又讲述了究竟中观的法义。至于何为究竟中观,容我卖个关子,希望您自己去讲座中寻找答案。愿正法久驻!校核:薯小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