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魏晋佛教的般若学重楼逾陀

2023/11/17 来源:不详

免费多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cgia.cn/news/chuangyi/1592405.html

魏文帝黄初元年(),东汉灭,魏蜀吴三国鼎立,以吴国佛教最盛。

蜀国史料欠缺情况不详。佛教传于中国最胜乃是《般若经》。

一、魏国(-)的佛教

昙柯迦罗之译经

魏嘉平年间(-),昙柯迦罗在洛阳翻译的戒本为中国传戒之始。

朱士行求经

魏甘露五年()朱西行出塞万余里,至于阗国写得《放光般若经》晋惠帝元年译出。朱士行死于于阗为西行求法之第一人。

梵呗的滥觞

支谦造有「梵呗三契」,康僧会则有「泥洹梵呗」之作。

二、吴国(-)的佛教

吴国的佛教有两大系统,一是安世高的声闻禅学,一是支娄迦谶的大乘般若学.

(一)支谦(居士)传承支娄迦谶之学,自吴大帝黄武元年()至建兴中(-)在吴译出经典数十部,《维摩诘经》《大般泥洹经》等。

(二)康僧会之译经,康僧会传承安世高之学,于吴大帝赤乌十年()由海路抵东吴首都建业.主要之贡献在于著述《安般守意经》《法镜经》等注释且合写一经序。

三、西晋的佛教

西晋佛教玄风颇盛,以首都洛阳为中心。著名译经家有竺法护、竺叔兰等人。

(一)竺法护(昙摩罗刹),世居敦煌(西域与汉朝的交接),人称「敦煌菩萨」,通晓三十六种语言,翻译经典有《光赞般若经》《正法华经》等约一百五十部有三百卷之多。由于他生长于汉地又有优秀的人才助译,因此他的翻译不只数量范围连质地也超越前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67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