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里这十句话,可以指导一生的修行

2023/11/12 来源:不详

勿空:师父,都说《金刚经》里有大智慧,您可以给我讲讲吗?

无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以下经句更是其中精华,读通此经,即可开悟。

(此文是无师对经文通俗版的解读,部分释义参考南老先生释注)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你所执着追求的一切,其本质都是虚妄不实的,经历体验就好,不必执著于任何形象和境界,也不必执着于任何得失成败,更不必执着于任何理念和思想,一切都会随顺因缘而变。如果能够体会到这一切事物的空性,便是真正的悟到了佛性。正如禅宗六祖惠能所言“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因缘聚合的现象、事物,都不是永恒的,不断变化,就像梦幻泡影,露水闪电一样,随瞬即逝,无常流转。

3.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一切众生,本具佛性,只是被无明所覆。一切佛法,本具自持,明心见性,一旦觉悟,随顺自然,便不再需要法来诠释,最终法都不再需要,何况那些与法相背的非法呢?

4.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所谓的佛法,其本性也并非实有,如果你把持有一个佛法的执念存在,便已着相,写在佛经上的文字,只是指引你理解佛法的工具,世间所处无一不是佛法……真正的觉悟之人并不认为自己是佛,随顺自然而已。宣称自己是真理的,一定不是真理本人。

5.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在无所执着、无所求的情况下,才能召见本心。应该没有任何执著的升起慈悲心、清净心,真正的清净心,并没有希求清净的目的,没有具体的境界,不执著于色声香味触法。真正的修行,应随时随地无所执着,坦坦然,物来则应,去则不留。

6.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如果菩萨在心中还有对自我的执着、对他人的执着、对众生的执着、对生死的执着,那他就不是菩萨了。反过来这一切都不再执着的时候,你就是菩萨。

7.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一切众生的心都在不断变化中,像时间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心念在不断流转变化中,自然的流淌......

8.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八万四千法门,念佛也好,修密也好,参禅也好,止观也好,以华严境界看来,都能成就。真正的佛法是平等,无有高下分别,对法的分别,于修行并无益处。适合你现在的境遇,可以让你的内心得到平静安宁的,就是好的。

9.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对于所做善行,不应升起任何希求福报功德之心。有利益,应回向给世间一切众生,愿众生受益,自己并不需要。没有利益,也应尽己所能,利益他人。若抱有希求福报功德之心行善,不异于满足私欲的交易,实不宜取

10.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众生本具如来本性,不停住于任何时间和空间而存在,离一切分别妄念,即是如来清净本性,不必执着于任何情境,去体悟佛法的大智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66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