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佛教的家庭观,亲人和睦家庭增福
2022/6/12 来源:不详吡美莫司乳膏治白癜风效果如何 http://m.39.net/pf/a_9328952.html
导读:家庭是什么?家庭不仅把生命延续下去,更将家族文化、慈悲、道德、信仰等传扬下去。人间佛教的家庭,夫妻和睦,儿女孝顺,以正知正见成就菩提眷属,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家庭是人一生成长的重要场所,从出生到婚嫁另组家庭,“家”是生命的延续,是个人身心调和、价值观念养成的基础,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国家社稷安定的主要力量。佛教尤其重视家庭关系,因此在《善生经》《大宝积经》《优婆塞戒经》等诸经典中,均有佛陀教导信众如何实践家庭伦理的记载。现代人间佛教所提倡的,也正是以佛陀的人本精神,从自己家庭的人际关系、经济生活、家居生活等做起,健全家庭,建设人间净土。人际关系亲情是维系家庭的主要因素,包括亲子、婆媳、妯娌、夫妻、兄弟姊妹等关系。佛陀教导弟子应感念父母亲的深恩厚德,除了应让父母衣食不缺,自己的行为、去处,不令父母担心,以及恭顺不违正令之外,引导父母向于正道,远离烦恼,现生安身立命,未来有信仰的依止,才是根本的孝顺之道。经济生活财物是物质生活的基本条件,人人希求安乐富有。在经典中,佛陀固然以毒蛇比喻黄金,但也不反对以正当的方法赚取净财,所谓“有钱是福报,会用钱才是智慧”,只要用于正途,都是累积福德的资粮。因此,佛教主张赚取正当的财富之外,更应进一步过合理的经济生活。“合理的经济生活”包括拥有正当的职业,财富运用得当,以及懂得开源节流等。在《般泥洹经》《杂阿含经》和《心地观经》中都提到,智者居家应“恭俭节用”,合理消费,一分作为日常家用,一分储存以备急需,一分帮助亲戚朋友,一分布施培德。如果“懒惰懈怠、赌博嬉戏、喝酒放逸、饮食无度、亲近恶人”,钱财便会很快的耗用殆尽。此外,佛陀也提醒我们财富为“五家共有”,终有散坏的时候,能够布施结缘,拥有“信、戒、惭、愧、闻、施、慧”、“六度、四摄”等法财,才是财富。居家生活经典中,处处记载佛陀“著衣、持钵、次第乞食”的日常生活,禅门修行也不外“吃茶去”、“洗碗去”、“搬柴运水”等。衣、食、住、行实在是生活中所不可缺少者。在衣著方面,佛教主张衣服为遮蔽身体之用,不必奢华讲究名牌,也不需故穿破烂以为修行。只要整洁、简朴,合乎年龄、身份、场合,效法菩萨以般若璎珞披体,以惭愧道德严身,必能不受物累束缚,展现从内到外、大方而庄重的穿著品味。对于饮食,佛门中的“饭前四句偈”、“过堂五观想”,是鼓励我们以感恩愉快的心情,正意受食,不挑三拣四,狼吞虎咽。《杂阿含经》说:“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只要饮食正常适量,营养均衡,不故意节食,也不暴饮暴食,便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在家庭中,全家人同桌用餐,分享心得,维系感情。室内室外的整洁,出入门户、火烛水电的安全,讲话、电视、收录音机声量大小等等,也都是影响居家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维摩居士的“丈室”,十方菩萨乐居其中;心中世界的大小,也是居住的条件。人间佛教的大乘菩萨行者,或现出家相或现在家身,皆以发菩提心利他为修行,甚至不离“发大精进为除一切众生烦恼”、“广起四无量心,安置众生”,他们以般若空性的智慧“智不住诸有,悲不滞涅槃”,以家庭为水月道场,行空花佛事,自度度他,圆满佛道。家庭是什么?家庭不仅把生命延续下去,更将家族文化、慈悲、道德、信仰等传扬下去。人间佛教的家庭,夫妻和睦,儿女孝顺,以正知正见成就菩提眷属,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