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能够布施些什么

2023/6/12 来源:不详

布施是佛教六度之首,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是大乘佛教的六项主要修行内容,是摄尽一切菩萨的总行,是福慧双修、自度度他的修行法门之一,按照佛教的说法,布施法门可以使人广结善缘,舍弃困于我执的悭吝之心,培植自己的善根福田。

视觉中国网图

一提起布施,我们马上便会想到那些有钱人和有权势的人,以为做慈善布施就是那些有钱人的专利,的确,有钱之人和有权势之人可以利用他们身上所有的钱财与权力,更方便更多的施与别人,在物质方面来说,的确可能比那些穷苦之人更有布施的条件。

那么布施是不是就是那些真正的有钱人与有权势之人的专利呢,穷人们难就连给自己培植福田的机会都没有了吗?难道我们自己限于各种条件,就不能由布施的法门而给自己一个悟入菩提的机会了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富人们自然有他们的布施优势,但穷人们也不是没有布施的机会,双方差异的或许只是布施的方法不一样而已,因为在布施的法门里,并没有说物质的布施才是唯一的布施,在佛教的布施法门中,布施的意思包含有三种:一,财布施,二,法布施,三,无畏布施。

富布施者可能会在外财布施方面比常人更有优势,可以让一些人获得物质上的帮助,但是,有许多的人在布施之时,存有某些不诚之心,或者更有甚者,有些人的布施是存在利益交换的,所以这些人最终能否获得布施所带来的功德,恐怕还是一个未知数,或许他们获得的更多的是有漏的福德。

穷人们虽然没有那么多的物质布施,但往往会在法布施与无畏布施之上有更多的优势,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精神上更加虔诚专一,没有私意,能够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更加设身处地的去以一种悲悯之心为别人进行需要的帮助。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在别人处于痛苦烦恼和无知的时候,你以“同体大悲”的慈悲之心给予别人精神上的一种鼓励,使别人能够重拾对生活的信心,比那些物质上的帮助所获得的福德要大得多。

又或者,我们能以自己对佛法的修行领悟而让人对佛法产生皈依的智慧信心,让处于无名烦恼中的众生得到清静之心境,那便更进一步,可以算是“以身作则,如法修行,作一切众生榜样”的法布施了。

布施之时若以无我之心布施,则虽然物质上不富有,但是仍然可以以身为施,给予别人许多的帮助,如佛祖告诉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说:一个人即使没钱也可以给予别人七样东西。

一,给与别人微笑,二,给别人言语上的鼓励赞美,三,对别人诚恳,四,用善意的眼光去看别人,五,用行动去帮助别人,六,在乘船坐车之时,将自己的座位让给老弱妇孺,七,将自己多余的房子空出来,提供给别人休息。

上述七种布施,都不需要物质上的富有,而是随时随地的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去给予他人所需要的帮助,在这种给予他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就有了自利的可能性,所以从这点来看,穷人虽然没富足的物质,却也可以行布施之道。

穷人如果认定自己的穷人身份,那么便是陷入了“我”这个病根,“我执”不除,贪心难免,如果认识到了这一点,那么布施便可以让他认识到自己的心与智慧,接受真正的“我”所存在的价值。

穷人而能行布施之道,则可以对自己的处境有一个清楚明白的认知,不会对自己的不利局面怨声载道,对任何的违缘之境都能够坦然面对,从而脱出自己成人的视角,以无上菩提的心量去看待世间百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5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