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三学佛就是学做人

2022/9/24 来源:不详

得白癜风的原因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25/9229089.html

学佛就是学做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乏遇到学佛的人。他们每天拜佛诵经或者抄写佛经,好像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对于学佛之人,拜佛和诵经是必要的,但学佛最根本的是要学会做人。学做人,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内容,但归根结底是要不断地向上向善。怎样向上向善呢?我以为向上向善,指的是一种一心做好事,不做坏事的心理状态。对已经形成的恶习,要努力去断除它们;对已经生发的恶念,在萌芽状态就要不让它们生长。对善念在萌芽状态就要努力培育它,让它们不断生长;对已经形成的善的行为,要努力保持,力争做得更好。可以说,在方向明确,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向上向善,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也是一种能量上的补充。佛学里有“八正道”的说法。佛陀讲八正道,这个“正”不完全是“正确”的意思,还有不偏于一端的意思。如“正精进”就有它特定的含义,它不只是简单的一心一意向上向善就是精进,必须是正向的不偏执于一端的才是真正的精进。学佛,就是学做人,学做人也是学修平衡心。在佛学里,最反对是“执着”两字。在佛经里,佛陀讲了很多修行方法,但是每讲完一种修行方法都会强调这不是唯一的方法,不能执着于这种方法。又比如在修心法门里也有很多的方法,比如信心非常重要,但如果信心没有般若的配合,就是盲目的迷信。更进一步说,佛法的修行几乎是整体性的,比如八正道,我们在修正语的时候,同时也要修正见、正思维、正精进等其他七个正道,不能只顾及某一端,忘却平衡和整体性。举个例子来说,有人喜欢拜佛,他见到佛像就要往家里请,每天一定要拜佛。但是假如没有弄清楚拜佛的真正含义是超凡脱俗,那么他只不过是佛像的收藏家。每天拜佛,也只不过是在做广播体操。礼拜佛像,是通过一个仪式来提醒自己,要像佛陀一样发愿,要像佛陀一样觉悟,要像佛陀一样让自己的行为变得清净。假如我们一方面沉迷于拜佛、放生、吃斋、念佛等等形式,另一方面,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毫无知觉,那么,这种形式上的努力也不是真正的意义上的学佛。礼佛时,我们向佛像供奉清水,是要提醒自己的心念和行为要像清水一样清净无染;供养花果,是要提醒自己要明白人世因果;烧香,是要提醒自己点燃光明的心灯。有些人学佛以后,变得有些神神叨叨,成天说要去学佛,不顾家务,不顾工作,这就有了偏差。他的学佛成了对家庭和工作逃避的借口,这是不允许的。佛陀年轻的时候要出家,为了父亲,还是要等妻子生了小孩后再出家。后来在制定出家戒律的时候,又制定了“出家必须征得父母同意”这条规定。后来又修改了“女性不能出家”的规定,允许自己的前妻和姨妈等女性出嫁。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即使像佛陀这样大彻大悟,彻底放下了世俗生活的人,仍然要照顾到世俗和出世之间的联系,而不是为了所谓的高尚目标,可以对什么都不管不顾。太虚大师说:“学佛就是学做人,就是完成自己的人格。”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如果你以学佛的名义逃避家庭和工作的责任,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佛。我们应该努力找到修行和生活的平衡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把工作狂和努力工作区别开来。努力工作,认真负责是我们的责任,但如果每天完全沉溺于工作,不管家里的事情,也不管生活中其他的事情,就是要不断加班加班,医院里生孩子,也说自己要坚守岗位,那么他就是病态的工作狂。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佛陀为什么非常反对苦行苦修,反对各种稀奇古怪的修行方法。因为他们偏离了人类生活的正道。明白了这一点,无论你是佛教徒还是别的信仰者,就不会走极端,就会时时刻刻让自己在平衡的力量之中保持向上向善,最后达成圆融无碍,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年4月15日欢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19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