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般若是究竟法者,行人但行般若波罗蜜,何
2022/6/24 来源:不详白癜风危害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6323905.html
《大智度论》卷五十六:尔时,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甚奇希有!诸菩萨摩诃萨,从般若波罗蜜,若闻、受持、亲近、读诵、为他说、正忆念时,得如是今世功德;亦成就众生,净佛国土,从一佛界至一佛界,供养诸佛,所欲供养之具随意即得,从诸佛闻法,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终不中忘;亦得家成就,母成就,生成就,眷属成就,相成就,光明成就,眼成就,耳成就,三昧成就,陀罗尼成就;是菩萨以方便力,变身如佛,从一佛国至一佛国,到无佛处,赞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赞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赞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以方便力说法,以三乘法度脱众生,所谓声闻、辟支佛、佛乘。世尊,快哉希有!受是般若波罗蜜,为已总摄五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亦摄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辟支佛道、佛道,一切智、一切种智。”
《大智度论》卷五十七:佛是中自说得福因缘:十善道乃至一切种智,皆摄在般若波罗蜜中;和合是法,名为般若波罗蜜。是般若中,但出生佛,尚当供养,何况出生三乘及人天中乐,皆因般若波罗蜜有而不供养?
《大智度论》卷五十八:此中说因缘:般若是菩萨根本因缘,菩萨是诸佛根本因缘,诸佛是一切世间大利益安乐因缘。是故声闻、辟支佛人,欲疾安隐,入三解脱门行者,犹尚供养般若波罗蜜,何况菩萨!供养具者,所谓以一心听受,乃至正忆念,及以华香乃至幡盖。
《大智度论》卷五十八:帝释意念:若般若是究竟法者,行人但行般若波罗蜜,何用余法?佛答:菩萨行六波罗蜜,以般若波罗蜜,用无所得法和合故,此即是行般若波罗蜜。若但行般若,不行五法,则功德不具足,不美不妙。譬如愚人不识饮食种具,闻盐是众味主,便纯食盐,失味致患;行者亦如是,欲除著心故,但行般若,反堕邪见,不能增进善法。若与五波罗蜜和合,则功德具足,义味调适;虽众行和合,般若为主。若布施等诸法离般若波罗蜜,则有种种差别;至般若波罗蜜中,皆一相无有差别。譬如阎浮提阿那婆达多池,四大河流,一大河有五百小川归之,俱入大海,则失其本名,为一味无有别异。又如树木,枝叶华果,众色别异,荫则无别。
汲取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基本思想的滋养——积极促进地球村和合生态的世界建构
众生生态子系统建设——树立大健康的众生生态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升华人的生命品质;乃至树立缘起性空的世界观,圆满菩提的价值观和自觉觉他的人生观。没有和合的众生生态,就没有和合的社会生态与和合的自然生态。
社会生态子系统建设——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生态发展观,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促进世界和平、社会和谐与人民和乐,进而实现和合的社会生态。
自然生态子系统建设——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自然生态发展观,倡导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
福建漳州范殷铭老师所提出的融生态系统研究,包括众生生态、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三个子系统的融生态系统研究,简单地说,就是人、社会与自然的融生态系统研究,趣向和合的众生生态、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建设,简称“三和理论”。
——三和生态书院
▼
更多信息,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