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刚经中学习日常修行的四大威仪
2023/9/25 来源:不详治疗白癜风权威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金刚经》玄奘和鸠摩罗什都有翻译,全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玄奘在前面加上“能断”二字,鸠摩罗什翻译义译为主,该经讲的是般若波罗蜜的“金刚”之性,能断烦恼。因《坛经》有记载六祖两闻《金刚经》而开悟,所以使得此经广为流传。
01学习
各部经典各有奇妙,但《金刚经》开篇这段生动展示了释迦摩尼日常修行的举动,我们可以重现当时的情景: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一举一动皆符合规矩,按时,整理衣服,手持钵盂,亲自入城乞食。这是一个非常平等的众生相;
次第即不论贫富,一切平等,心不做抉择,不生分别,迦叶尊者只乞穷人,为穷人增福,须菩提乞食于富人,怕福人堕恶道,释迦则不择贫富。
吃完饭,讲自己的衣钵整理好。
洗足已,因为行脚不择其路,洗足如莲,一切行已具,准备妥当,敷座而坐是准备讲授。
从这段的描述我们能得无数清净,对人、对事、对己都是平静、认真、不染、无分别的。
02观照
修行人讲行住坐卧四大威仪,这里面我们没有看到具体的描述,但是威仪自现。
观行,入城后如次第行乞,不因贫富而不同,我们路上见到不同的人都会引起不同的心态,而释迦的见于不见皆等,一切如法。
观住,从著衣持钵入城至还至本处,我们看到的是如如不动,动过了,又像是没有动,因为又回到了原处。
观坐,洗足已敷座而坐,敷座是一种交叉脚压在腿部的做法,右脚心在上为菩提坐,左脚在上为金刚坐,一举一动,都是自然而有规矩可以遵循的。
卧,右胁而卧。
我们通过这一段文字就能观见释迦摩尼修行是的威仪,不需要各种金银装饰或者种种异相,就是普通的庄严形象,让每个人能看到一个普通的人是如何一举一动展现威仪的。
03观己
反观我们自己的行住坐卧,一举一动,往往局限在学个模样。行走的时候想着便利,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到汽车、火车、高铁、飞机,甚至恨不得穿越空间立即到达现场,无论怎么快,内心都是“着急”和“嫌慢”的。走几步眼光又被山水景色、往来人物所吸引。住的都是越来越高级,但还是希望越来越大越来越好,导致什么样的环境都装不下不满足的心,坐起来更是怎么舒服怎么来,各种各样的椅子,各种各样的功能,但还是解决不了“舒服”的问题,因为舒服本身就是一种“欲望”。
所以修行人,在修行的时候,可以参照《金刚经》这段简短的行动,来“观照”自己的种种“欲望”与烦躁,让自己能真正用平静的心,走自己的路,吃一瓣桔子的时候也能感受到桔子的恩惠。修行人,不着急去了解人生的大道理,把这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搞清楚了,做到位了,道理自现。
《百喻经》里面的《治秃喻》可能是穿越过来讽刺现代人的
《百喻经》的故事告诉我们“愚蠢的人总会自作聪明的画蛇添足”
把神仙的眼睛毁掉了,却渴望长期拥有神眼的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