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一款心经杯都是写在早上八点钟
2023/6/23 来源:不详中医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928/5730287.html
从创作第一款柴烧瓷刻《心经》茶器开始
创作者就油然生发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每天晨起八点钟开始刻第一个字
每刻一个字0.6分钟,《心经》全文个字
刻好一只杯子需用时两小时又二十分钟
日琢一器,从无间断,到今天是第十八个日头
创作者没有强迫症,但显然心有执念
大约六年前他就有创作《心经》茶器的念头
但苦于一直没有遇到心仪的载体
就算在柴房柴烧器上刻了不少缠绵悱恻的情诗
关于《心经》的创作还是迁延日久
他的执念还有器型,还有心境
还有一支氤氲于案头、雅室的檀香
每次我读《心经》仿佛都在读一个故事
它并不久远,就时刻发生在身边
有一次去画廊看展
有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在一幅画前足足站了半个小时
仿佛那画里写满了他一生的故事
就在下午,我听柴烧瓷刻《心经》的作者说
“我和年轻人写《心经》是不一样的,
等我七十岁写又是另外一个样子。”
那一刻我理解了他的执念
回家删除了电脑屏幕上花了几天时间经营的文章
有一组书法名家《心经》创作的时间颇值得玩味
欧阳询(—),创作于贞观九年()
时年欧阳询已经七十有九的高龄
赵孟(—),创作于元至大二年()
笔意安闲,气韵清新,点画圆润华滋
文征明(—),创作于嘉靖二十一年()
董其昌(—1),创作于崇祯六年()
弘一法师(—)创作于民国二十二年()
其中文征明常住寺院抄写佛经
弘一法师念经、抄经更是日常课业
这些《心经》法帖流传于世与创作者的心性密不可分
柴房柴烧《心经》茶器的创作者张国强先生
年生人,正是心性澄明,含饴弄孙的年纪
他在工厂待过,在4A公司做过广告人
他说,要不是因为书法
现在应该和他的很多同辈一样在工厂
从下午五点到凌晨八点
他也挨过这样时光,深知生活的艰苦
他选择在凌晨8点刻写《心经》是否与此有关
不得而知
八点,是一天劳作的开始,也是一天光明的开始
他在这一刻开始刻写《心经》的课业
自然刻下的每一个字都包含着崇敬的祈福祝愿
张国强先生的书法,字如其人,洒脱有逸趣
用“淳古、味厚、神足”来概括他的书法特点应不为过
线条的韵律和节奏美感贯穿于其作品始终
强烈的内在冲突在形意相连的运笔下完成起承转合
淳厚的笔墨晕染下不失筋骨,有种不俗的气质
其瓷刻作品天真、稚趣,率性而为,而通篇结体严谨
这种“无意于佳乃佳”的风格必经艰深的磨砺探索
张国强先生刀下的字形笔意,远看如摩崖石刻
于万仞峭壁上与山形走势浑然一体
近看刀锋过处瓷面石崩谷裂,如挟风裹雨,丘壑重岚
动静相恰,真诚、直接、豁达
其刀笔入瓷三分,其性情跃然瓷面
如他所言,他是在真正享受整个的创作过程
三年前接触到柴房柴烧茶器
为张国强先生打开了一扇直通心曲的大门
他孜孜以求的瓷刻《心经》载体
在两位年轻创业者历经数年打磨下赫然呈现在他面前
在那斑驳陆离、千峰叠嶂的造物外相下
他想到了无数种创作的可能
唯独没有勾连起创作《心经》的那份万物冲和的情绪
他想等,等自己和柴房都成长起来
成长到可以承载起《心经》的般若(智慧)
《心经》,又称《般若波若密多心经》
经文宗义出于大部《般若经》,全文字
阐述五蕴、三科、四谛、十二韵等“自性本空”佛教义理
为全部般若学说的核心,简称《心经》
现存《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等九种译本
柴房柴烧瓷刻《心经》以流通最广的玄奘法师译文为蓝本
旨在通过柴烧瓷刻《心经》茶器阐明缘起性空的妙理
“一个人心中富有,才能真正拥有快乐。
心中富足,心神如一,开心快乐便是‘佛’了。”
其创作的缘起既源于对身边人的拳拳关怀
也是为所有未曾谋面的人送去“福报”的大爱
这份日琢一器的虔诚祈愿注定充满烟火气
柴房柴烧《心经》瓷刻茶器
瓷石原料采自深山,千锤百炼
历经拉坯师傅揉泥、抟坯成型
利坯师傅层层剥剔,量体裁衣,丰神状貌
一次素烧成型,从柔肌到劲骨
再经多度烈焰的淬炼,形容音貌俱备
或落灰点出山石苍岚,或火焰幻化潮汐风影
有的如沧海碣石雄心未已壮志待酬
有的如峰顶劲松登高望远意兴阑珊
有的澄明洁净莹润有如玉肌生香
有的浑然一体通透有如琥珀增色
张国强先生依形、势落刀,谋篇布局
根据不同的色泽、体式、器型
赋予器物形象以经典性和整体感
——疾驰、平缓、停顿
旖旎穿行于瓷面的线条真朴有力,动势跌进
字形姿态生动,形方意圆
既赋予作品天然之趣和沧桑感
又与柴烧器的形、色和肌理相得益彰
其审美志趣直指当下
兼具传统书法的唯美与现代器物美学的形式美感
瓷刻书法与器物形态意象高度融合
从形、色、韵、境阐释《心经》的缘起与观照
从而影响使用者的心境至澄明自觉
随着茶气遍行五脏而眼观心神
柴烧瓷刻《心经》茶器整体气韵生动
字小而气象万千
张国强先生既是完美地呈现一件艺术作品
也是在书写自己跌宕人生的个中体悟
观其作品,点、划、提、按
仿佛他素衣端坐,每刻下一笔都在眼前
一如摩挲时间的褶痕
我将静夜流动的文字交付于晨光八点
沾染一丝这柴烧瓷刻《心经》带来的福气
---END---
(以上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文字原创于柴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