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佛经开篇有如是我闻4字,鸠摩罗什曾写
2023/5/29 来源:不详插科打诨说历史,有趣有料有态度,欢迎来到台台君说史。
不管是喜欢佛学,或者喜欢佛教历史,甚至是曾经耳濡目染过佛教文学的人都知道,几乎所有的佛经在开篇就有四个字,叫“如是我闻”。这四个字什么意思呢?简单的来说就是“我是这么听说的”。
▲古代僧人(动画图)可你仔细去看,“如是我闻”真正的意思其实是“阿难我听佛是这么说的”,也就是说是阿难尊者亲自听佛说的,不是从其他地方听说的,其主要是为了传扬佛法的无上珍贵。到“如是我闻”完结以后才开始讲解佛教的传道说法。
佛教的经书要加上这四个字的帽子,其实就是要表明这本经书正文的内容都是佛陀的教诲,不是写这部经书的人自己瞎编的。当然,我们知道现在的佛经基本上可以说浩渺如海,要说每一部都是佛陀的教诲,反正台台君是不太相信的。
▲少林寺存放佛经地方当然,因为台台君只说佛教的历史,不参与经文具体的内容,所以我们本期就简单探讨一下这个“如是我闻”是如何出现的,早期的“如是我闻”其实就是古印度时期佛陀的弟子阿难听到佛陀的教诲。
但传到中土后,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天竺僧人叫鸠摩罗什,他翻译了很多经书,都写上了“如是我闻”,甚至将《心经》也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开头也写上了“如是我闻”,鸠摩罗什也许是想保持佛经在体例上的统一性,本也无可厚非。
▲鸠摩罗什雕像但《心经》很可能不是一部佛经,他可能是般若学的精华的总概括,就相当于现在的提纲或者教学大纲之类的东西,所以到了唐朝时期,曾远度五万里到达印度的玄奘又重译了《心经》,而他就将《心经》开篇的“如是我闻”给拿掉。
后来玄奘翻译的这本《心经》也成为时下最流行的版本,开篇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观自在菩萨其实就是我们熟悉的观世音菩萨,因为在唐时期翻译的,所以为了避讳李世民的忌讳,所以就去了掉“世”字,改称观音菩萨。
▲《大唐玄奘》剧照这也很好的佐证了玄奘翻译佛经的这一点。我们今天不去谈哪一本佛经是佛教的真意,只是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如是我闻”早期确实是阿难尊者听到的佛陀的教诲,但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了经文体例一致性的表述。所以每一句“如是我闻”我们应该用何种态度对待就仁者见仁了。你觉得是这样吗?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