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用这能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
2023/5/7 来源:不详白癜风如何复色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159539.html
佛经有几千卷,每一部佛经都有不同的名字,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佛经名字。像《金刚经》的全名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心经》的全名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楞严经》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我们虽然知道佛经的内容,却没有仔细想过佛经名字的含义。
佛经的取名可不是随意的,都是有一定的意思,经书几千卷,但命名方式不外乎七种,就是“单三、复三、具足一”。就是以人(人名)、法(教法)和喻(譬喻)三个元素为基础,把这三个元素排列组合,从而构成了这七种佛经的命名方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里面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金刚”最早出现在《梨俱吠陀》,是因陀罗的武器名称,名叫金刚(vájra),即是闪电。相传因陀罗与阿修罗战斗时,猛力击打阿修罗头部,碎裂的闪电成为钻石(也有一种说法是阿修罗的尸体成为钻石),因此钻石也被称为金刚(vájra)。在佛教仪式中,使用一种小型的杵形武器,来象征因陀罗的雷电,就是金刚杵。
“般若”(Prajna)大家就应该很熟悉了,他的意思是“终极智慧”、“辨识智慧”,是专指: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智慧。金刚在般若之前,是做比喻词,用金刚的坚硬比喻般若的不可摧毁。
“波罗蜜”,意思是渡彼岸之,在大家常听到这个词,应该在《大方等大集经》里:“为悭贪者说檀波罗蜜。为破戒者说尸波罗蜜。为瞋恚者说羼提波罗蜜。为懈怠者说毗梨耶波罗蜜。为乱心者说禅波罗蜜。为无智者说般若波罗蜜。”
“经”是梵语修多罗的翻译,是线的意思,比喻贯穿、摄持不令散失,后来称有价值的典籍为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整个的意思就是,这部经书能够用金刚不坏的本源智慧带领信徒们渡到彼岸。
《金刚经》的翻译在我国历史上多达六种,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年鸠摩罗什翻译的版本,而这版本的译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但是还有一种翻译与其不同,年达摩岌多翻译的译名为《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年玄奘翻译的译名为《大般若经第九会·能断金刚分》,年义净翻译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后三者翻译,是把金刚比喻成烦恼,译为“能断金刚般若”。就是用这能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智慧将烦恼隔断。
《图说·金刚经》既经典又现代,以流传最广的鸠摩罗什译本为原文,加上通俗白话的翻译,还把经典原文要义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以便于你的理解和运用。如果你对《图说·金刚经》感兴趣,可以点击上方商品卡进行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