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如何认识自性般若

2022/5/7 来源:不详

复方驱虫斑鸠菊丸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210505/8917333.html

佛教有所谓“三藏十二部经”,三藏是指经、律、论,统称为大藏经。九千余卷的大藏经中,以《般若经》为数最多。如来一代时教,所谓“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在四十九年的说法当中,有一首偈语说:“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载。”《般若经》在佛陀的说法当中,就占了二十二年的时间,可见般若的重要。

在《六祖坛经》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正是《般若品》。因为所谓经,能称之为经的,以般若为贵。般若,内容深远,难以翻译得恰到好处,所以存其梵语而用音译。“般若”如果依照它的含义,虽然可以译为智慧,但是并不完全正确,因为中文的智慧,不能恰好与般若相当。所以保存它的原音。

般若,有三种:第一,文字般若。文字虽然不是般若,但是为了诠释般若,以方便引导众生,利益众生,使生起般若,于是施设方便言说,犹如舟筏,名为文字般若。

第二,观照般若。依教奉行,行解相应,向当下身心世界加以观察,体验真理,犹如驾驶,名为观照般若。

第三,实相般若,是般若的性体,离言说,绝文字,是众生本具,圆明寂照,不生不灭,犹如目的地,名为实相般若。依此实相般若,能出生诸佛及诸菩萨。因此,般若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经典里讲:“般若者,三世诸佛之母。”又说“青青翠竹皆是妙谛,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宇宙之间,森罗万象,山河大地,一切都是从我们自性的般若所显现出来的。般若是我们的本体,从本体里面才能显现出宇宙的森罗万象。

说起般若,一般人并不容易懂得,所谓“般若自性无能喻,凡夫二乘不能测,等觉菩萨不能知,唯佛世尊独能了”。般若是诸佛证悟的境界,般若本来不可说,但勉强为了使大家了解般若,且依般若的层次略作说明。

首先从浅的方面来说,凡夫的般若就是“正见”,如果我们时于世间的道理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例如正见因缘果报、正见善恶业力、正见无常苦空,这就是凡夫的般若。

比凡夫高一点的声闻、缘觉、罗汉等圣贤,他们所体会到的般若就是“缘起”;也就是认识世间一切都是因缘所生起,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世间一切不能单独存在,都是由很多条件因缘和合而生。

比声闻、缘觉再高一点的,是菩萨所体会的般若,那就是“空”。空不是一般世间所谓一切皆无的空,空在佛教里面是一个很深的哲理。空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所谓“真空生妙有”,因为空才能有,宇宙世间因为有虚空才能容纳万有。

菩萨以上,要到佛才能真正悟到“般若”。般若就是我们的法身、真如,般若就是众生的平等自性。在般若、法身里,没有生、佛的名词对待,没有自、他的形象差别。所以经中又说:“平等性中,绝生佛之假名;真如界里,无自他之形相。”

有我、有你,有对待,就不是般若;有众生、有佛,有差别者,也不是般若。惟有在大圆镜智中见到平等法身,见到真如自性,也就是能够把自己融会到真理、本体里面,才是般若风光。

古德说:“若人识得般若性,春花秋月大地春。”假如我们能认识内在的自我,认识般若自性,就能懂得春天的花开、秋天的月明,真是无限美好的大地风光。

《法华经》中的“穷子喻”、“衣珠喻”等,都在说明“自性般若”就是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但因一般人皆有“我”——我痴、我见、我爱、我执,因此见不到“自性般若”。

要如何认识自性般若?所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我们求佛、求道、求般若,并不是要到灵山会上,也不是要到哪个极乐国土,每个人都有自性的佛土、自心的净土,如果我们不能把握自性,不能认识自己,光在外相上追求,那只有离道愈来愈远。学佛就是要靠自己,“人人自己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别起眉毛观自得,何劳特地礼西方?”学佛要反求诸己,不要到外面去找,要找自己的般若自性,能够见到自己,就能成佛。

文:星云法师《六祖坛经讲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1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